全世界靈芝屬經鑑定發表者約二百種,
至於台灣及中國大陸共計六十六種之多。
文/許瑞祥
靈芝屬的分類以卵形、黃褐色、雙層細胞壁的擔孢子為判斷的依據;在其屬內的分種則有賴於靈芝菇體(子實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由於菇類的子實體是長期適應環境演化與完成特定繁殖功能的組合,因此在靈芝異種間的子實體中,無論就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構造上皆有很大的差異。
一般而言,靈芝的子實體大都為一年生,大部分皆具有菌傘(蓋)和菌柄。菌蓋呈半圓形、腎形、貝殼形等,表面有同心環紋或放射狀縱紋,除樹舌類外大部分具有漆樣光澤,顏色有灰白、黃褐、紫紅、紫黑等,有時在菌蓋上因生長成熟程度之不同而同時存在數種不同顏色之區域,一般而言其生長區域位於菌蓋的最外緣,因此顏色最淡,而向內則顏色漸深。
菌柄亦具有漆樣光澤,顏色與菌蓋相同或較深。另外有些如樹舌(G. applanatum)、拱狀靈芝(G. fornicatum)的子實體則直接著生於寄主之上,因此只有短基柄或無菌柄。
靈芝子實體的內部構造亦是分種的重要根據,由菌蓋的剖面切片中自上而下可明顯的區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最上層表皮的菌蓋皮殼(crust),中間的菌肉層(context)和下層的菌管層(tube)。
菌蓋皮殼是由特化的柵狀菌絲所組成,靈芝子實體的顏色與漆樣光澤皆與此層構造有關。另外菌肉層的顏色與顯微構造,菌管層的長短、顏色,菌管口的大小、形狀、密度等,皆是種間分類的參考指標,因此目前全世界靈芝屬經鑑定發表有標本紀錄可考者約有150~200種。
其中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靈芝屬種類,根據1992年趙繼鼎等的統計共有 66種,其學名和種類如表(一)所示。
有關台灣地區的靈芝調查報告,最早見於1930年間澤田兼吉和今關六也等人的記載,台灣有5種靈芝。但經筆者於數年間的採集調查,並經人工分離培養台灣野生及栽培的靈芝屬菌株,以子實體形態、生化及遺傳特性鑑定結果顯示,台灣至少有8種常見的野生靈芝,其主要特性分別敘述如表(二)中所示。
雖然靈芝屬為世界性分佈種類繁多,在中國地區發現的種類已達六十餘種,但自古以來真正應用的種類卻極為少數。在近三十年來對靈芝屬進行廣泛的人工栽培、化學分析、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的對象,亦僅限於靈芝(G. lucidum)、紫芝(G. sinense)、薄樹靈芝(G. capense)、狹長孢靈芝(G. boninense)、樹舌靈芝(G. applanatum)、松杉靈芝(G. tsugae)、無柄靈芝(G. resinaceum)和日本靈芝(G. japonicum)等少數幾個特定種類,有許多靈芝種類仍有待繼續開發利用。
◎本文出處:1993年版《靈芝概論》p.14~19、134~135,《2010靈芝概論》p.20~25、242~245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