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第16屆國際食用及藥用真菌會議紀實

於2004年3月14~17日於美國邁阿密海灘市舉行第16屆國際食用及藥用真菌會議,是由國際蕈類科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hroom Science,ISMS)及美國蕈類學院(American Mushroom Institute,AMI)共同舉辦,同時也是第17屆北美蕈類會議。

文.圖/蘇慶華

◎本文原載於2004年7月《健康靈芝》第25期 20~23頁

25-Su-1

第16屆國際食用及藥用真菌會議(The XV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Science and Cultivation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關於國際食用及藥用真菌會議

本會議源自1950年於英格蘭之Peterborough之第一屆食用菌會議之後,每三至六年(目前為四年)舉辦一屆,已在歐美及亞洲舉辦過15屆(舉辦地如附表),其中台北於1974年與東京共同舉辦過第九屆國際會議。

此一會議最早成立之宗旨在於研究蕈類,尤其是洋菇(Agaricus bisporus)之相關科學研究,因為洋菇為西方之餐桌珍貴佳餚,有關其遺傳,育種,栽培,加工,處理營養價值,及其他對健康之議題,均為此一國際會議主要研究之項目。對菇類或蕈類之研究者而言,此一會議十分重要。

台灣在1970年至1985年間以獨創之栽培方法獨霸全球,建立洋菇王國,不論在洋菇罐類,冷凍洋菇或是醃漬洋菇都是世界最大的輸出國,以價格上絕對優勢攻佔全球市場。將洋菇視為高價蔬菜之美國與西歐深受衝擊,只能固守新鮮洋菇之市場,因為鮮銷洋菇儲藏期短,只能就地生產。

 

台灣與會不復當年盛況

每次參加此一會議都可看到菌類產業的許多微妙變化。自從台灣於1985年後,經濟起飛,工資上揚,辛苦栽種洋菇的農業,不再是台灣農民所要做的,因此,洋菇罐頭、冷凍品、醃漬品都移往大陸、韓國及東南亞生產。

台灣不再是洋菇王國,但是對其他食藥用菌類之研究也在此時期奠下深厚的基礎,例如香菇、鮑魚菇、木耳、白木耳、滑菇及杏鮑菇……等等,現在新鮮超市可見之菇類都一一呈現在消費者之餐桌上。

而另一個趨向,則是藥用真菌之崛起,冬蟲夏草、靈芝、舞菇、樟芝及巴西蘑菇,以及目前在產業上比重最高之靈芝也由於克服栽培技術,能大量生產成為重要之健康食品產業。

因此,台灣不但於1974年與東京主辦第九屆國際會議,在此前後至1987年為止,都組成龐大的代表團參加。成員包括學者、官員、栽培業者及推廣人員,發表為數眾多的論文。但自1991年於都柏林舉行時,台灣只剩下少數從事藥用真菌研究之學者參與。本次會議筆者更是唯一全程與會之台灣代表。

 

尋找菌類的醫藥活性已成主流

由台灣洋菇之盛極一時至式微,在本次會議中也看到類似的趨勢,傳統新鮮洋菇之重鎮,西歐以荷、法、英、德為主之西歐國家,也已經飽受東歐的威脅,冷戰結束後,東歐市場開放,西歐雖然持續內部生產系統之改革,包括自動化及大規模化,但東歐之人工、原料、土地成本依然是具有絕對的競爭力,加以歐盟各國已無貿易障礙。

因此洋菇生產者一如台灣移往大陸向東歐移進,西歐各國所發表的論文已在逐漸萎縮。唯有北美的新鮮洋菇事業以賓州州立大學為研究主軸,依然保持不受干擾之單一市場,欣欣向榮,一枝獨秀。

由另一角度來看,本會議之趨向,也逐漸由食用菌走向藥用真菌之範圍,甚至原來的食用菌之成分也拿來做為醫藥之用途。在把蕈類當做美食佳餚後,也希望對健康有所助益,此一勢趨,全世界皆然。

本次會議依然遵循傳統的主題進行,分別是: 1. 分子生物遺傳及生化學。 2. 育種及生質多樣化。 3. 推肥及製作。4. 栽培。5. 品質。6. 病蟲害。7. 副產品。 8. 醫用、藥用及藥理觀點。9. 產銷。10. 教育。

醫藥用真菌雖然只佔十分之一的分組討論,但是在大會邀請之演講(Keynote Lectures)中,五篇中有三篇以菇類之醫藥及安全有關,可見除了作為食物外,醫藥活性已成為食用菌之主流價值。

 

洋菇研究的最新進展

(1) 洋菇之營養、藥用及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第一位受邀演講者為賓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及植物病蟲害系 R.B. Beelman 教授報告「洋菇之營養、藥用及生物活性成分」,闡述有關世界第一產量之洋菇之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維生素、礦物質、降膽固醇物質及ODA(10-oxo-trans-8-decenoic acid)等營養價值及生物活性物質,並與香菇及鮑魚菇進行比較(分別為世界第二及第三產量之菇類),顯示洋菇在許多方面比不上香菇及鮑魚菇,原因在於洋菇是未成熟的菇體,如果以完成成熟的方式採收,則營養價值不比其他菇類遜色。至於ODA則對真菌之生長有益之菌類激素,對人之生理功能則仍未明。

(2) 洋菇抗腫瘤活性

其次由 City of Hope 貝克曼研究所之 S.Chen 博士,主講「洋菇抗腫瘤活性」,認為洋菇具有抑制兩種酵素之活性,分別為芳香族分解(Aromatase),及固醇還原酶(Steroid 5-alpha-reductase)。芳香族分解將androgen(雄激素)轉變成estrogen(雌激素),而過多的estrogen則是造成停經後婦女乳癌形成主因。

抑制芳香族分解是抑制乳癌之主要途徑,而固醇還原酶則將 testosterone(睪固酮)變成 dehydrotesterone(DHT,去氫表雄固醇),亦為前列腺癌之主因。如抑制固醇還原酶則可降低前列腺癌之機會。

Chen博士在多種蔬菜中發現只在洋菇具有最強的活性抑制芳香族分解,同樣情況也發生在香菇及鮑魚菇。因此Dr. Chen推論菇類很可能具有芳香族分解抑制物。

 

靈芝研究的最新進展

(1) 靈芝菌絲有效成分之提取與分析

在醫藥分組中,有關靈芝之論文共有三篇,由烏克蘭團隊所進行之靈芝及香菇菌絲有效成分之提取,比較屬於營養分析,提供一些有關生質、脂質、蛋白質及多醣之組成,並詳細分析氨基酸、脂肪酸之比較。

(2) 靈芝子實體廢渣之癒傷機轉

筆者所發表的是延續對靈芝子實體廢渣中含幾丁質成分之細胞壁做為癒傷敷料(《健康靈芝》雜誌第2、16、24期)中,進一步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金屬型蛋白水解(MMP)之抑制功能,促成慢性傷口癒合之機轉。

(3) 靈芝三萜類具抑制前列腺癌之活性

而另一篇比較重要的是日本九州大學近藤隆一郎教授的報告,確認靈芝中某一三萜類成分,對抗雄性激素合成之抑制,呼應有關Dr. S. Chen之論述,即睪酮素轉變成去氫表雄固酮(DHT)之固醇還原酶(Steroid 5-alpha-reductase),並且證實在19種菇類中,靈芝是最有效的。

而且在比較菌絲體、培養液以及子實體中,子實體最具功能,並且對固醇還原酶(Steroid 5-alpha-reductase)第一型(肝臟為主要產生位置)及第二型(前列腺為主)都分別具有58%及50%之抑制功能,並在動物試驗中,去勢動物前列腺均顯著下降,顯示靈芝可能作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禿頭等疾病之預防及治療。此為有關靈芝三萜類研究之最新進展。

 

小結

本屆會議在溫暖的邁阿密海灘市(Miami Beach City)舉行,除了見到多年不見之各國好友,也結交新的研究同好。會場充滿著熱帶風味,開會的飯店內到處都是避寒逐浪的男女老少,三月中美國北半部氣溫仍然接近冰點,難怪到此渡假的人都十分高興。

但對我來自亞熱帶台灣的人,並不感到新鮮,台灣有著更多美麗的海灘,一如台灣有更多的靈芝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

 

國際食用真菌會議歷屆舉辦城市及國家

西元     城市/ 國家

1950     Peterborough / England
1953     Gembloux / Belgium
1956     Paris / France
1959     Copenhagen / Denmark
1962     Philadelphia / USA
1963     Wageningen & Amsterdam / Netherlands
1968     Hamburg / Germany
1971     London / England
1974     Tokyo & Taipei / Japan and Taiwan
1978     Bordeaux / France
1981     Sydney / Australia
1987     Braunschweig / Germany
1991     Dublin / Ireland
1995     Oxford / England
2000     Maastricht / Netherlands
2004     Miami /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