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紅肉又怕死?那就多吃紅色靈芝吧!

2015年10月26日,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了「紅肉和加工肉品的致癌性評估報告」,引起媒體大篇幅討論。雖然以前多少知道吃太多紅肉和加工肉品對健康不太好,但突然和癌症拉這麼近還真是讓人嚇一跳。本文把許多媒體掐頭去尾的內容補上,為您分析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助您可以更客觀來看待「吃肉」這件事。至於靈芝這回又能幫上什麼忙?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中國的研究將為您說分明。

文/吳亭瑤

201511meat-0

 

不知最近的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牛肉、燒烤……是否依然令你垂涎三尺?因為十月底許多媒體都報導了「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加工肉製品和紅肉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邀集22名來自十個國家的專家組成工作小組,詳細審閱八百多份來自五大洲不同國家、不同族群、不同飲食習慣的「流行病學研究」(指調查某一健康危險因子在某族群中,和罹患某疾病是否相關的研究)。這些報告的研究模式包括「前瞻性世代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兩種(如下圖),以前者為主,後者為輔,不僅調查人數眾多,有些研究追蹤的時間甚至長達二十年。

201511meat-1 

201511meat-2

參考資料:公共衛生概論(8)流行病學 -方法II,長榮大學數位學習平台。(製圖/吳亭瑤)

 

在充分和廣泛瞭解「紅肉」或「加工肉品」這兩個單一因素和各地民眾罹患癌症的相關性,以及動物實驗提出的科學證據之後,經過半數的與會專家同意,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決定做出以下結論:

把加工肉品列為「確定對人類有致癌性」的1級致癌物,把紅肉列為「極可能對人類有致癌性」的2A級致癌物,並指出每天吃50克(約兩片火腿)加工肉製品或100公克紅肉,會讓人們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會各別增加18%和17%。

這裡的「紅肉」指的是未經加工的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等哺乳類動物的肉,不論是新鮮一整塊、切碎(肉餡)或經過冷凍處理都包括在內,通常煮熟後才吃。

而所謂的「加工肉品」則是指經過鹽漬、醃製、發酵、煙燻,或其他有利風味或保存的加工過程所做出來的肉製品,其原料可以是紅肉、禽肉、內臟或肉類的副產品(如血液)。換句話說,除了大家較常提到的火腿、培根、香腸、熱狗之外,醃牛肉、牛肉乾、肉類罐頭、用肉做成的調味醬料……等也包括在內。

詳細的評估報告已刊登在該機構發行的專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專論》第114期。在此之前,該機構已先把報告的內容摘要成兩頁的篇幅,於2015年10月26日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腫瘤學(Lancet Oncology)》,並且很體貼的把重點摘要成新聞稿,於同一天對外發佈(中文英文)。

接下來就是各位在各大媒體看到的,路人甲乙丙的不同看法,營養專家的溫馨建議,各國政府相關部分的安心喊話,以及養牛業者和肉品加工業者的強烈反彈。

 

什麼原因讓紅肉和加工肉品可能致癌?

已有五十年歷史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名義上雖隸屬WHO,卻是工作上和資金上都獨立運行的跨政府機構,其主要任務即是透過流行病學調查和癌症病因的研究,把各種致癌因素和風險提供給各國衛生部門作為政策制訂的參考,因此由他們做出的結論格外受到國際重視。

仔細看這份評估報告會發現,除了大腸直腸癌之外,還有十幾種癌症也名列其中,像是和紅肉有關的胰臟癌、攝護腺癌(尤其是晚期),以及和加工肉品有關的胃癌。至於到底為什麼這兩類食物會有致癌性,報告裡提到了幾個原因:

1. 攝取過量。

2. 加工過程中產生或額外添加的亞硝酸衍生物(N-nitroso-compounds , NOC,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經過胃的消化後會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

3. 肉品在高溫烹調過程中(包括煎、炸、燒、烤)產生了多環芳香烴(PAH)、雜環芳香胺(HAA)等致癌物質。

4. 上述三種因素可能對基因造成毒性傷害(造成基因突變),或提高了體內的氧化壓力(受到自由基破壞的程度變嚴重),以至於促成了癌症的發展。

正因為攝取量和癌症的發生有關,所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和許多營養專家才建議「少吃」而不是「完全不要吃」;也因為加工肉品無可避免的都有亞硝酸衍生物,所以對於加工肉品在量的限制上比紅肉更嚴格;至於烹調方式則可多用蒸和水煮取代──但透過一定溫度把肉煮熟是必要的,否則細菌感染的問題可能麻煩!

 除此之外,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少一點「不安全感」?

 

靈芝三萜類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來自美國的研究

我想到幾篇和靈芝有關的研究。其中一篇是2012年美國印安那大學醫學院Daniel Sliva教授發表在《PLoS One》的報告,透過120天的動物實驗,模擬飲食誘發大腸癌的機制,觀察靈芝子實體三萜類萃取物的預防效果:

實驗開始前一天和實驗第28天,給小鼠灌胃PhIP(食油炸或燒烤肉類中常見的雜環芳香胺物質,每次劑量100mg/kg),並於實驗第7~14天和36~42天提供小鼠含有2% DSS(dextran sulfate sodium,會破壞腸黏膜而引起發炎和癌前病變)的飲水,同時每週給小鼠吃三次靈芝(Ganoderma lucidum)子實體三萜類萃取物,每次劑量100或500 mg/kg──此三萜類萃取物之前已被證明,可抑制老鼠的大腸腫瘤生長。

結果,在實驗結束時,比起只給PhIP和DSS的對照組小鼠,有靈芝保護的小鼠大腸出現多發性瘜肉和新生腺瘤的數量較少,因發炎導致腸道受損的情況較輕,得到大腸癌的機率也比較小──對照組的9隻小鼠全都得到大腸癌,低劑量靈芝組則是7隻中有5隻中獎,高劑量靈芝組6隻中只有2隻得癌。

雖然結果不是百分百完美,但已初步說明這個含有多種靈芝酸、赤芝酸的靈芝三萜類,能在某種程度上防止飲食誘發的大腸癌。研究者或許是因為靈芝三萜類材料有限,也或許是有意模擬人們吃保健食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習慣,所以沒有每天給小鼠吃靈芝。不知道如果改成天天吃,結果又是如何?

 

靈芝多醣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來自日本的研究

同様從預防大腸癌角度探討靈芝作用的,還有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原爆放射線醫科學研究所渡边敦光(Hiromitsu Watanabe)教授等在2001~2010年發表的四篇研究,他們使用的材料是靈芝固態發酵菌絲體熱水萃取物,裡面含有豐富的靈芝多醣:

把這個靈芝菌絲水萃取物添加在大鼠的飼料裡,連續餵養五週,並從第二週開始每個星期給大鼠腹腔注射一次致癌化學物質,持續三週。結果發現,比起沒吃靈芝的大鼠,靈芝組出現大腸癌前期病變ACF(異常腺窩病灶)的數量和病變範圍明顯較少,大腸組織出現PCNA陽性反應(癌變)的細胞數量也比較低。

如果是先給老鼠或致癌物三週或十週,再以上述的靈芝菌絲水萃取物餵養六個月或十週,雖然最後出現大腸腫瘤的數量和沒吃靈芝的老鼠差不多,但腫瘤體積和病變範圍明顯較小,PCNA呈陽性反應的細胞數量也比較少。

上述實驗多少說明靈芝裡的多醣體有阻止大腸癌發展的作用,然而在人身上也能發揮動物實驗的效果嗎?廣島大學的研究團隊於是與該校附設醫院合作,召募96名被檢查出大腸有腺瘤型瘜肉的志願者參與實驗,每天給他們服用1.5g靈芝菌絲體水萃取物,持續一年後再做大腸鏡檢查。

結果發現,患者瘜肉數量和體積的平均值都減少了;相較之下,從同家醫院隨機抽樣102位同類型患者(作為對照組),在經歷同様的時間後,瘜肉數量和體積的平均值卻都增加了。

由於有超過八成的大腸癌是由腺瘤型瘜肉轉變而來,因此富含多醣的靈芝菌絲水萃取物對於腺瘤型瘜肉的改善,顯然對預防大腸癌有一定的作用。

 

靈芝子實體抑制苯芘誘發肺腫瘤
──來自韓國的研究

另外一篇由韓國癌症中心醫院在1995年發表的報告,則觀察到靈芝抑制苯芘(Benzo[a]pyrene)誘發癌症的潛力。

苯芘是多環芳香烴(PAH)類致癌物的其中一種,不只會出現在煎、炸、燒、烤的肉類,也存在於燃燒木柴、木碳、油脂、菸草產生的煙,或汽機車排放的廢棄裡。

研究者在小鼠出生後24小時內為其注射0.5mg的苯芘,當這群小鼠(39隻公鼠和40隻母鼠)長到第九週時,長出肺腫瘤機率平均是35.4%。另一群小鼠也在同様時間注射同様劑量的苯芘,差別在於離乳後開始以添加靈芝子實體粉磨的飼料餵養,每天吃入的靈芝劑量為500 mg/kg,持續六週,當牠們(40隻公鼠和40隻母鼠)成長到第九週時,出現肺腫瘤的機率平均只有6.2%。

換算下來,靈芝對苯芘誘發肺腫瘤的抑制率高達82.2%。研究者當時一共測試了十一種天然物,只有五種能壓制苯芘的致癌性,而靈芝是其中表現最好的一個;另外四種則是大豆卵磷脂、紅參萃取物、咖啡因和維生素C,其對苯芘誘發肺腫瘤的抑制率依序為71.2%、58%、54%和37.5%。

 

靈芝三萜類對苯芘有抗突變、抗氧化、抗發炎的作用
──來自印度和中國的研究

苯芘不只會誘發細胞突變,還會對細胞造成氧化損傷。而根據2006年印度Amala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先給大鼠餵食靈芝子實體甲醇萃取物(主要成分為三萜類)500 mg/kg連續30天,並於第31天為其注射苯芘,24小時後收集大鼠尿液進行致突變性分析(把尿液和細菌放在一起培養,觀察細菌突變的數量),並且與未給任何保護的大鼠比較。結果顯示,靈芝確實能降低苯芘誘發突變的能力。

將這群實驗大鼠犧牲,收集其血液檢測肝臟的發炎指數GOT和GPT,同時取出肝組織檢測SOD、GSH、GPx、GST和CAT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活性。照道理苯芘會降低肝臟的抗氧化功能、增加氧化壓力、引起肝臟發炎,但這些情況在事先有吃靈芝的大鼠身上都顯得沒那麼嚴重。

同様是以苯芘損傷肝臟做動物實驗,位於蘇州的中國礦業大學所做的研究也顯示,樹舌靈芝(G. applanatum)的三萜類萃取物同様可以透過抗氧化、抗發炎的機制,降低苯芘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紅肉和加工肉品並非不能吃,而是建議有所節制

上述實驗使用的都是紅色靈芝。總結來說,肉類高溫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可能因紅色靈芝的介入而降低致癌的威脅性;對於已經存在的癌前病變(如腺瘤型瘜肉),紅色靈芝也可能阻止或延緩其惡化。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研究在探討靈芝對已經形成的癌症(包括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肝癌、乳癌、胃癌…….)的抑制作用,但篇幅實在有限,就不再贅述。

而當我們知道了紅肉與加工肉品過量可能致癌的知識,也大略瞭解靈芝可能的助益,身為一般民眾的你我,具體行動上該如何因應?在你決定之前,或許還應知道幾個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供的訊息。

首先,他們把加工肉品列為和抽菸、石綿同等級的「一級致癌物」,主要是基於它們與癌症的必然關聯性,而非暗示這幾種東西具有「同等危險性」。

其次,不論是該機構發佈的新聞稿,或刊登在期刊上的報告,乃至後來因為「各界反應熱烈」而緊急發表的聲明稿都很肯定紅肉的營養價值,並且指出,就個人來說,吃加工肉品導致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其實很小。有多小?或許可以從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引用的其中一份報告略知一二:2012年大約有三萬四千名死於癌症的病人可歸因於食用過多的加工肉品,但這只占當年八百二十萬癌症死亡人數的一小部分。

所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強調,他們並非要求民眾不要吃加工肉品或紅肉,只是鑑於癌症風險可能隨食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議最好能有所節制。

其實這份紅肉與加工肉品致癌性評估報告,主要是給各國政府各國際監管機構看的。一方面證明目前限制肉類攝取量的公衛政策是對,另方面則是提醒各國注意,全球食用加工肉品的人口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掌握公共衛生政策的決策高層,有必要權衡紅肉和加工肉品的風險和利益,進而提供民眾更理想的膳食建議。

不過,這個工作將落回到WHO身上。2015年10月29日WHO發表的聲明即指出,鑑於各界對紅肉與加工肉品評估報告的關切,他們將由旗下定期對飲食與疾病間進行評價的常設專家小組,在2016年初開會,對紅肉和加工肉品在整體健康飲食的地位進行審議。可惜這份聲明,比起最早掀起波瀾的致癌性評估報告,並沒有受到太多媒體重視。

 

不管肉怎麼吃,別忘了吃紅色靈芝!

所以,等到明年,WHO就會給我們更確定的答案。而現今的台灣可能真的有紅肉吃太多的疑慮。因為根據國民健康署「103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有高達24.3%的人過去一天紅肉攝取量超過100公克,其中又以13~15歲的年輕人占大多數。再把這個現象對照另一個既存事實──大腸癌已連續好幾年位居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榜首──是否我們該少吃一點紅肉和加工肉品,可能真的需要考慮。

當然,癌症成因複雜,非單一因素所能控制,而且不食肉糜也不是通往健康的絕對保證。同様十月份,台灣就有一則新聞指出,有位茹素二十年的民眾被診斷出大腸癌第四期──其實蔬菜在栽種、醃製或保存(隔夜菜)過程中,也會產生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詳見林杰樑醫師著作《生活中的毒》裡的〈食物中的亞硝胺致癌物〉

雖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每個人還是應該為自己的健康,以及隨健康相生的美麗,多盡點心力。大部分營養學家都建議,節制吃紅肉、少碰加工肉品、多吃新鮮蔬菜,並以蒸煮取代燒烤煎炸,是我們在知道紅肉和加工肉品可能有致癌性之後,比較合理的因應之道。除此之外,別忘了「多吃紅色靈芝」也可以是你愛護自己的選項。

 

主要參考資料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相關資料

1. Bouvard V, et al. 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Lancet Oncol. 2015 Oct 23.

2. IARC第240號中、英文新聞稿: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專題工作組對食用紅肉和加工肉制品的評價結果IARC Monographs evaluate consumption of red meat and processed meat,2015年10月26日。

3.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加工肉制品與結腸直腸癌之間關係的聲明,2015年10月29日。

4. 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人類致癌因子分類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相關新聞報導或資料

5.Alanna Prtoff, Processed meat causes cancer, says WHO. CNNMoney (London) October 26, 2015.

6.  Aaron Smith, Meat industry slams cancer report: 'Alarmist' and 'theoretical'. CNNMoney (New York) October 26, 2015.

7. 日破百克!近1/4國人紅肉吃過量,青少年嗑最凶。NOWnews,2015年11月1日。

8. 行政院食品安全資訊:健康均衡飲食,降低罹癌風險。中華民國行政院,2015年10月30日。

◆ 靈芝研究文獻

美國

9. Sliva D, et 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prevents colitis-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 in mice. PLoS One. 2012;7(10):e47873.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7873.

日本

10. Lu H, et al. Prev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eneoplastic lesions, aberrant crypt foci, by a water-soluble extract from cultured medium of Ganoderma lucidum (Rei-shi) mycelia in male F344 rats. Oncol Rep. 2001 Nov-Dec;8(6):1341-5.

11. Lu H, et al. Prevention of development of N, N'-dimethylhydrazine-induced colon tumors by a water-soluble extract from cultured medium of Ganoderma lucidum (Rei-shi) mycelia in male ICR mice. Int J Mol Med. 2002 Feb;9(2):113-7.

12. Lu H, et al. A water-soluble extract from cultured medium of Ganoderma lucidum (Rei-shi) mycelia suppresses azoxymethane-induction of colon cancers in male F344 rats. Oncol Rep. 2003 Mar-Apr;10(2):375-9.

13. Oka S, et al. A water-soluble extract from culture medium of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a supp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adenomas. Hiroshima J Med Sci. 2010 Mar;59(1):1-6.

韓國/印度/中國

14. Yun TK, et al. Trial of a new medium-term model using benzo(a)pyrene induced lung tumor in newborn mice. Anticancer Res. 1995 May-Jun;15(3):839-45.

15. Lakshmi B, et al. Antimutagenic activity of methanolic extract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its effect on hepatic damage caused by benzo[a]pyrene. J Ethnopharmacol. 2006 Sep 19;107(2):297-303.

16. Ma JQ, et al. Ganoderma applanatum terpenes protect mouse liver against benzo(α)pyren-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 2011 May;31(3):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