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靈芝助蜜蜂抗病毒,而且效果顯著

2018年10月4日/美國華聖頓州立大學等/Scientific Reports

 文/吳亭瑶

 

20190121-0

 

蜜蜂也會吃靈芝?

是的!蜜蜂會在長有靈芝等真菌(菇類)的樹木間覓食,吸取木頭裡真菌菌絲體的汁液。這種「出於生物本能」的天生習性,引起長期關注蜜蜂健康狀況的研究者好奇──蜜蜂是否會從中獲得一些具有療效的成分?畢竟過去已有不少研究證實,真菌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發揮抗細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趣的是,蜜蜂的這個天性老早就被「發現」了,卻一直沒被相關研究者放在心上。直到近十年來「大批蜂巢內的工蜂突然消失,造成蜜蜂生態崩解」的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在全球蔓延,而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可能的罪魁禍首之一,但又始終缺乏有效的對策足以阻止病毒在蜂群中散播,才使得靈芝等真菌對於蜜蜂健康的作用成為科學界討論的議題。

畢竟,全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水果、埾果、蔬菜都需仰賴蜜蜂授粉才能長出填飽你我肚子的果實,如今全球蜂群的數量因為蜂群崩壞症候群的發生已比十年前減少三成有餘,其所造成的農業和糧食危機,就如同當前的氣候危機一樣緊急。

2018年10月由美國華聖頓州立大學、美國農業部Beltsville農業研究中心、Fungi Perfecti公司聯手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導)的研究證實,以靈芝(Ganoderma)菌絲體萃取物餵養蜜蜂,可在短時間內有效抑制蜜蜂體內的病毒數量,為維護蜜蜂的健康帶來「實際可行」的希望。

 

靈芝大幅減少蜜蜂體內的病毒含量

被選為此研究評估指標的兩種病毒,分別是畸翅病毒DWV(deformed wing virus)西奈河病毒LSV(lake sinai virus)。前者廣泛存在於各種族群的蜜蜂身上,受感染的蜜蜂除了翅膀會變形萎縮,還會縮短壽命、減少覓食、抑制免疫力;後者主要寄生在歐美地區蜜蜂,當蜂群中有愈多蜜蜂受感染、蜜蜂體內的病毒數量愈多,蜂群的數量就愈萎縮和不易恢復。

研究者在參與此次研究的蜂群中隨機抽檢進行檢測,發現其體內普遍含有這兩種病毒,其中又以西奈河病毒LSV的病毒含量更高。而根據該研究在一般蜂農實際飼養蜜蜂的環境下所做的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顯示:

在餵食蜜蜂的糖漿中(3公升)加入濃度1%的靈芝(G. resinaceum)菌絲體萃取物(如下圖A),十二天後蜜蜂體內的畸翅病毒DWV和西奈河病毒LSV,分別比「未在飼養蜜蜂的糖漿中添加靈芝萃取物」的控制組減少79倍和4萬5千倍(如下圖B),且效果優於木蹄層孔菌(Fomes fomentarius)菌絲體萃取物──此類真菌和靈芝一樣會寄生在歐美蜜蜂經常出沒的樺木上。

20190121-1

20190121-2

(資料來源/Sci Rep. 2018 Oct 4;8(1):13936.)

 

小病毒攪亂全世界,還好靈芝救命不分物種

蜜蜂在近百年來數量愈來愈少是事實,但從來沒有像近十年來消失的速度那麼快、那麼普遍。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威脅蜜蜂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蜜蜂感染病毒的途徑,除了可能在授粉(採蜜)過程中相互感染(吃到上一隻蜜蜂遺留在花粉上的病毒),還會因為感染了「夾帶病毒」的寄生蟲而中槍。

以歐美常見的蜜蜂來說,瓦蟎(Varroa mites)就是讓牠們感染病毒最主要的媒介,其身上夾帶的病毒目前已知至少就有十種以上,其中又以畸翅病毒DWV和西奈河病毒LSV對蜜蜂的健康威脅最大。

在沒有「可以直接抗病毒」的產品可用的情況下,「殺蟎劑」成了蜂農們間接控制病毒在蜂群中蔓延的依靠,然而藥劑的殺蟎效果似乎愈來愈弱,因為頑強的瓦蟎們已經對這類人工合成的化學藥品產生了抗藥性,因此該如何維持蜂群的數量,已成了蜂農們最頭大的問題。

這些養蜂農家就是靠著他們飼養的蜜蜂,年復一年地為一座又一座農場提供服務,如果蜂群再繼續這樣萎縮下去,就算農場願意用更高的代價來換取服務,總有一天也會走到「有錢也解決不了」的地步。

如今透過上述研究可知,只要在餵養蜜蜂的糖漿中加入一定劑量的靈芝菌絲體萃取物,就能在短時間內降低蜜蜂體內的病毒數量,無疑是簡單、方便、高CP值,而且馬上可行的好方法。

原來靈芝救命不分物種,不只對哺乳類動物有效,連昆蟲吃了也有效!而其抗病毒有效的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應和靈芝透過「提升生物本身的免疫功能」進而發揮「扶正固本」的作用有關。

看不見的病毒,不只攪亂了蜜蜂的世界,也攪亂了人類的世界(流感病毒)和豬隻的世界(非洲豬瘟病毒)。還好,老天爺幫我們留一個錦囊妙方,讓我們不至於跟著病毒一起瘋狂──只要我們願意好好善用它。

〔資料來源〕Stamets PE, et al. Extracts of Polypore Mushroom Mycelia Reduce Viruses in Honey Bees. 
Sci Rep. 2018 Oct 4;8(1):1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