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及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一共有:21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2 頁

1. 止不住的腸炎,靈芝從何「調」起?
(焦點新聞)
... (圖/Wikimedia Commons)   如果不是因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在8月28日宣布請辭,許多人也不會注意到這個已被健保和各大醫療保險列為重大傷病的「需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潰瘍性大腸炎(也稱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其實2007年安倍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才剛滿一年,就曾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而壯志未酬。這個自安倍十七歲就與他為伍的宿疾,先是扳倒日本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相(五十三歲),又再扳倒日本在位時間最常的首相(六十六歲),說明與此病之難纏與難治。 ...
建立於 20 九月 2020
2. 美國:靈芝酸A和DM調節抑癌基因NDRG2,抑制惡性腦膜瘤生長,延長腫瘤小鼠生存期
(2020年)
...    腦膜瘤的發生部位與治療概況 頭皮下方是頭骨,頭骨下方即是腦膜。它是腦脊髓組織、中樞神經系統與外界隔絕的保護膜,這個保護膜有三層,中間那層是狀似蜘蛛網結構的「蜘蛛網膜」,而由蜘蛛網膜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腫瘤,即為腦膜瘤(meningioma)。 腦膜瘤是最常見的腦瘤之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僅少數部分會發展為惡性腫瘤,而惡性腦膜瘤則有容易復發、預後不佳的特性,而且治療方法也很有限。 ...
建立於 09 六月 2020
3. 〔林志彬專欄〕靈芝增強免疫力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治理環境污染,讓人們不吸入超標的PM2.5(空氣中粒徑小於2.5μm的懸浮微粒)固然重要,但這需要時間,目前我們能做到的是增強免疫力。靈芝對慢性支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用藥後一至兩週,慢性支氣管炎的咳、痰、喘三種症狀均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能改善睡眠、增加食慾、減輕畏寒、增強體力、減少感冒等。 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常見於小兒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其發病也與免疫力降低密切相關,而靈芝能增強病人的免疫力,與抗感染藥物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可增強療效、預防復發。 ...
建立於 01 八月 2019
4. 香港:動物實驗證實,靈芝乙醇萃取物灌注治療能抑制膀胱癌腫瘤生長
(2018年)
...  儘管大多數膀胱癌患者可以透過切除膀胱上皮層來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但仍然有高達80%的患者會復發。在過去的四十年間,高風險患者可以選擇結核疫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即卡介苗)來進行膀胱內治療,但患者的復發率仍達30~40%,且BCG治療方式也有其他副作用。 (註:膀胱內治療是指,透過導管將液體藥物直接灌注到膀胱中。膀胱內灌注BCG為一種免疫療法,BCG會引發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活化病誘發免疫細胞進入膀胱壁以清除癌細胞。) ...
建立於 22 二月 2019
5. 美國:靈芝萃取物打擊癌幹細胞,有效對付三陰性乳癌
(2018年)
2018年11月13日/加勒比中央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醫學院/Oncotarget 文/黃揚哲、李奕柔(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文章版本一 文/黃揚哲(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靈芝對抗癌症的功效已經被許多研究證實,大家也都不陌生,不過你可知道靈芝也具有對抗癌幹細胞的能力? 眾所周知,癌幹細胞是形成腫瘤、使腫瘤具有抗藥性、轉移以及復發的元凶之一,原因在於這群細胞擁有許多幹細胞的特性,會表現很多幫浦蛋白,導致許多抗癌藥物無法將它們趕盡殺絕,而存活下來的癌幹細胞又會長成另一個完整的腫瘤。因此,若是能夠有效的殺死這群癌症當中的幹細胞,就可大大提高癌症的治療效果。 ...
建立於 12 二月 2019
6. 中國:從動物實驗結果,看見靈芝多醣「抗腦瘤」的可能性
(2018年)
...  〔文章版本二〕 文/法雨辰(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博士班一年級) 難以治癒的膠質瘤 膠質瘤(Glioma)是最為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病程的惡化也非常快速,平均存活僅僅十五個月,而兩年內復發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目前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為輔,由於膠質瘤的生長極具擴散侵犯性,雖然可以以手術切除大部分的腫瘤,然而手術後的化療卻會被腦部特有的「血腦屏障」所阻擋,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如何促進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提升體內免疫細胞對抗腫瘤的能力,便成為近二十年來臨床治療膠質瘤的重點。 ...
建立於 13 一月 2019
7. 台灣:靈芝三萜抑制發炎反應和氧化壓力,緩解動脈粥狀硬化
(2018年)
2018年4月11日/成功大學/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文/吳亭瑤     過去對於靈芝如何保護動脈的研究已做了很多,卻從來沒有科學家從「血液亂流(紊亂的血流)衝擊血管壁,誘發氧化傷害和發炎反應、造成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導致動脈內膜增生」的角度,探討靈芝對動脈粥狀硬化形成的防治作用。 這樣的致病機制對一般人來說或許陌生──多數的我們只知道動脈粥狀硬化和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D)有關──卻是多數人即使嚴格控制飲食還是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甚至是多數患者裝了血管支架、做了氣球擴張術,動脈狹窄還是不斷惡化、復發的主因。 ...
建立於 04 六月 2018
8.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接誘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之細胞凋亡反應
(2018年)
... Biochemistry》(紙本正式出刊日期為2018年6月)。研究者期待能夠運用靈芝蛋白或相關產物,改善膀胱癌現行療法的高復發率及副作用。  現行治療最大宗之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通常在內視鏡(cytoscopy)移除病灶癌細胞後,採取化學藥物如絲裂黴素(mitomycin C)或免疫藥物如結核菌(Bacillus ...
建立於 26 十二月 2017
9. 泰國:臨床觀察顯示,靈芝有助「反覆復發轉移的卵巢癌」穩定病情
(2014年之前)
...  泰國清邁大學醫學院於2014年10月發表在《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亞太癌症預防雜誌,http://journal.waocp.org)的臨床報告,詳述五名西醫治療效果不佳的卵巢癌患者,經12週的靈芝調養而使病情穩定,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幾經治療仍不斷復發、轉移的卵巢癌受試者 這五名卵巢癌患者的年齡介於49~61歲之間,在參與試驗前1~9年確診罹癌,最初診斷時的癌症期別,從癌症僅局限於卵巢的第1期,到擴散至骨盆腔其他器官的第2期,乃至出現腹膜、後腹腔或鼠蹊部淋巴轉移的第3期都有。其中1位1A期卵巢癌的患者,還同時患有2B期的子宮內膜癌。 ...
建立於 28 十一月 2017
10. 台灣: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可逆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降低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2017年)
...  這表示GMI能逆轉因檳榔刺激而病變的纖維母細胞。   臨床試驗值得期待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對於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的影響,自然不在話下,其中7~13%甚至會進一步轉為口腔癌,而口腔癌可是國人第五大癌症死因。 然而不管最後有沒有惡化成癌,患者的生活都會愈來愈辛苦,因為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一旦發生,即使停用檳榔,發炎反應和纖維化的腳步還是停不下來。 現今藥物最多只能減輕疼痛和延緩病程,手術(切除病灶、植皮)之後也很容易復發,因此能夠抑制發炎、改變纖維化進展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令人寄予厚望。 ...
建立於 20 十月 2017
11. 義大利:靈芝對三陰性乳腺癌、黑色素瘤有抑制作用
(2017年)
...    難治的黑色素瘤與三陰性乳腺癌 黑色素瘤的發生,主要和黑色素細胞過度暴露於紫外線照射有關,是皮膚癌中較罕見,卻也是最危險的一種。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在美國,病患經治療後,只有局部癌變的五年存活率為98%,若已發生轉移,則五年存活率只剩17%。 至於在所有乳癌占有10~15%的三陰性乳腺癌,其細胞表面沒有ER、PR或HER2受體,不需女性荷爾蒙或生長因子刺激,即會自動自發地增生,沒有針對性的標靶藥可用,傳統化療的效果也很有限,所以不管是哪一期,都比其他類型的乳癌更容易復發和轉移,而且一旦復發或轉移,能選擇的治療也更少。 ...
建立於 13 九月 2017
12.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搗「癌幹細胞」,徹底對付口腔癌
(2017年)
2017年8月/中山醫學大學研究所/Oncotarget 文/吳亭瑤     靈芝抗癌不稀奇,可以力抗「癌幹細胞」的靈芝蛋白才真厲害! 眾所周知,癌幹細胞是癌症發生的源頭,更是癌症難治療、春風吹又生的關鍵。多少癌症患者吃盡苦頭的復發、轉移,就是因為藥物攻剋不了這群很會生、很會躲,也很頑強的癌幹細胞。 這時,如果能在治療過程中,加入靈芝免疫調節蛋白──靈芝中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小分子蛋白──局勢很可能全然不同。 ...
建立於 23 八月 2017
13. 中國&美國:發現靈芝固醇和三萜抗腫瘤的新途徑──讓癌細胞無法靠「休眠」躲避藥物追殺
(2017年)
2017年1月13日/福建醫科大學、美國亞利桑納大學等/《Oncotarget》 文/吳亭瑤   許多在治療上歷經千辛萬苦的癌友們都很納悶,為什麼感覺上已經「治癒」的腫瘤,會在沉寂好長一段時間之後再次復發?癥結就在腫瘤幹細胞。 面對眾多藥物攻擊,惡性腫瘤為了生存(凡生物都有此本領),有一部分的腫瘤幹細胞會進入休眠狀態,不再風風火火的進行細胞分裂。這正是為什麼「以快速增生的細胞為狙擊對像」的藥物,殺不到這群腫瘤幹細胞的原因之一。惡性腫瘤於是為自己留下死灰復燃的火種,只待哪天再找機會大幹一場。 ...
建立於 30 三月 2017
14. 〔林志彬專欄〕推薦兩篇臨床研究報告:靈芝輔助治療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和尖銳濕疣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本文原載於2012年《健康靈芝》第55期 2~3頁   最近,在檢索和整理靈芝的臨床研究資料時,發現了幾篇從未被報導的靈芝治療疾病的臨床報告,其中尤以〈靈芝聯合甲巰咪唑治療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療效觀察〉和〈薄芝醣肽聯合鬼臼毒素酊治療尖銳濕疣療效及復發的觀察〉引起我的重視。 為什麼呢?早在上世紀1970年代後期,我們在用碘131(131I)參入小鼠甲狀腺的試驗中,就發現靈芝提取物可以抑制甲狀腺攝取碘131,亦即抑制甲狀腺功能,此與下文敘述靈芝治療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的臨床療效是一致的,可惜由於當時改變研究方向,我們未再繼續此項研究。 ...
建立於 24 八月 2016
15.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1〕就讓靈芝來抗癌!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最早的實驗就是把腫瘤細胞種到老鼠身上,等腫瘤細胞開始大量增殖後,再拿靈芝給老鼠吃或用注射的,看腫瘤會不會消掉。當時這個實驗用的是靈芝的粗提取物,後來才發現在這個粗提取物裡面主要是多醣體在產生作用。 那個年代的人認為,靈芝可以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亦即在癌症的常規治療過程用靈芝輔助,這是靈芝抗癌研究的第一個成果。   1990年代發現靈芝可增強免疫 降低癌症復發 到了1990年代,研究發現靈芝可以增強免疫功能。由於就先前的實驗來看,吃靈芝的老鼠腫瘤會消掉,但是不知道原因為何,所以就把腫瘤細胞和靈芝水提取物放在一起培養,結果發現沒有任何反應,腫瘤細胞依然活得好好的。 ...
建立於 28 七月 2016
16. 土耳其:靈芝藥皂緩解「皮膚節結病」的個案
(2016年)
...  起先他只有皮膚有症狀,後來才又被檢查出「雙側肺門淋巴腺腫大」,此為結節病患者肺部受侵犯的典型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正規治療後,患者持續回醫院追蹤病情。在此複診期間,患者表示靈芝似乎對他頭皮上的結節病有所幫助: 他每天以含有靈芝成分的藥皂塗抺在患部,讓泡末停留一個小時後再用水洗淨,三天之後,那些環狀紅色腫塊幾乎全都消退(還留有印記,但已無紅腫);六個月後,頭皮的病灶再次復發,他又用靈芝藥皂和同樣的方法處理,也是在一週內緩解。 ...
建立於 27 二月 2016
17.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柯俊良專文〕靈芝免疫調節蛋白對肺腺癌的防治功效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  本實驗研究結果證實,自松杉靈芝菌絲體純化的免疫調節蛋白具有抗癌功效,此免疫調節蛋白可應用於抑制肺癌細胞的端粒酶活性,將來有機會發展出治療或搭配其他抗癌藥物一起處理,抵抗腫瘤,並減少腫瘤細胞的復發。   促使肺癌細胞衰老和生長停滯 我們的研究也證實,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會抑制A549、CaLu-1和H1355等肺癌細胞生長,但對人類正常細胞株則毫無影響。研究進一步發現,靈芝免疫調節蛋白可使肺癌細胞的細胞週期停滯在G1期,走向「未成熟的衰老反應(premature ...
建立於 27 七月 2015
18. 香港:靈芝乙醇萃取物 有效抑制尿道上皮細胞癌變增生
(2014年之前)
2011年6月1日/香港理工大學/The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編譯/吳亭瑤 也許發病症狀主要是血尿的緣故,使得大多數膀胱癌和尿道癌(有為數不少的尿道癌繼發於膀胱癌)被發現時都還在疾病的初期,看起來似乎不構成太大威脅,問題是膀胱癌和尿道癌的復發率相當高,有一半患者會在病灶切除一年之內復發,一旦復發就又免不了再次切除手術。因此不同於其它「主流癌症」進行的是生死保衛戰,膀胱癌和尿道癌患者要面對的則是膀胱和尿道的保全,因為一旦把膀胱或尿道全部拿掉,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
建立於 05 七月 2015
19. 靈芝對腦血管疾病的輔助醫療和預防效果
(中國醫藥研究所 劉國柱教授)
...    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係指短暫且局部而急性的腦血管循環障礙,好發於中年以後,發病急驟,反復發作的運動或感覺障礙,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隨之在二十四小時內神經性能完全恢復,無後遺症。 此病常與動脈粥樣硬化,或與纖維蛋白、血小板或膽固醇晶體形成之栓子或頸內動脈狹窄有關。一般認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腦中風的預警信號。 ...
建立於 12 六月 2015
20. 記2005第五屆世界食用菌學及產品大會──靈芝產業國際化的時代已經來臨!
(歷史回顧(2015之前研討會))
...  經評估的308位病例皆有超過18個月持續復發的病史,在使用靈芝製劑治療1~6個月後,出現令人振奮的結果,統計分析其總有效率(success rate)可達82%,因此主張靈芝對於頑固的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或減輕復發的症狀,應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美國R. M. Hackman教授:肯定靈芝對癌症的輔助治療 美國加州大學泌尿學系R. M. Hackman教授發表靈芝產品用於攝護腺癌病患的結果。 ...
建立於 01 六月 2015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