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趕流行?認識流感&理解靈芝何以抗流感

並不是「很多人一起感冒」就叫「流行性感冒」,關鍵還是在感染的病毒種類。本文除了教你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之外,也要告訴你引發A型流感、B型流感、普通感冒的病毒,有什麼不同。同時,更要提醒大家,雖然就醫時會拿到很多藥,但不管是預防或治療流感或感冒,其實只有一種特效藥,那就是你我的免疫力,這也是靈芝為什麼有助你我抗流感的重要關鍵。

文/吳亭瑤

20180110-S

 

「流感」易發燒,「普通感冒」不太會

「普通感冒」(common cold)和俗稱「流感」的「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也稱flu)怎麼分?通常可以從發生的時機,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加以判斷:

「普通感冒」通常沒有季節性,一年365天都可能發生,以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為主,較少發熱和肌肉痠痛。這些症狀短則三四天,長則一週左右,就會緩解。受感染的人會覺得還有體力工作,不需要一直臥床休息,不吃藥也會自己好。

「流感」則較常發生在秋冬季節,也就是十月中旬至隔年的三月中。不管是「A型流感」或「B型流感」,都很容易發燒(超過38℃)、咳嗽、頭痛、肌肉痠痛、疲勞感很強烈。

此時再逞強的人都會想看醫生拿藥吃,或請假在家睡上好幾天,起碼要1~2週才會完全恢復。如果任由病情發展不管,可不像普通感冒那樣會自動痊愈,很可能會進一步併發肺炎,或加重其他疾病(如氣喘、心臟衰竭)的惡化。

 

「A型流感」重症多,「B型流感」易痠痛

至於得到的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造成的「A型流感」,還是肈因於「B型流感病毒」的「B型流感」,那可得把患者身上的病毒放到電子顯微鏡底下去瞧個仔細,才會清楚確知。

因為兩者都會發高燒、咳嗽,症狀很相似,難以從病人的狀況準確判斷。只不過根據臨床上的經驗,B型流感患者出現腹瀉和肌肉痠痛的比例較高,也比較明顯;A型流感患者則容易引發肺炎等嚴重併發症。此差異性,和這兩類病毒的特性有關。

 

流感和感冒,都是「病毒」在惹禍

從「A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都叫「流感病毒」可知,它們都有相似的主結構,只是在細部結構上有一些差異。

(1) A型流感病毒

過去經常引起話題的H幾N幾,就是A型流感病毒。而所謂的「H」和「N」,指的是病毒顆粒表面的兩種蛋白──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和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它們是病毒進行感染和擴散的重要武器。

根據結構的差異性,目前已知有16種類型的「H」和9種類型的「N」,彼此可以做出144種不同的組合。以H1N1和H5N1為例,它們有一樣的N,但不同的H,所以對免疫系統來說,就是兩種不一樣的病毒。

A型流感病毒除了會感染人,也會以豬、禽鳥類等動物為宿主。為了在不同的物種上生存,很容易出現基因變異而產生新的病毒株。

正因為是新病毒,多數人都缺乏抗體,所以一旦病毒入侵就很容易在體內擴散,免疫系統也必須採取比較激烈的方式(強烈的發炎反應)處理,也就比較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20180110-1

電子顯微鏡底下的A型流感病毒H1N1,病毒顆粒表面的突起,就是簡稱「H」的血球凝集素,和簡稱「N」的神經胺酸酶。(圖片來源/英文維基百科「Influenza A virus」,圖片作者/Cybercobra)

 

(2) B型流感病毒

至於最近很多人中獎的B型流感,其病毒顆粒表面也有所謂的H或N, 只是有的B型流感病毒僅有H,有的僅有N,不像A型流感病毒同時有H和N,所以相對於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的種類比較沒那麼復雜。

由於它們只會感染人類,不需要為了適應其他物種而在基因上做改變,所以B型流感病毒較少出現基因變異;即使有,變異程度也比較小。

換句話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對B型流感病毒比較熟悉,比較知道怎麼對付他們,所以一般狀況下得到B型流感不太容產生嚴重的併發症,除非患者本身的免疫力特別虛弱。

20180110-2

流感病毒的3D立體結構模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流行性感冒」,圖片作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3) 普通感冒病毒

回頭再看普通感冒,同樣是由「病毒」所引起,泛指會引發上呼吸道(鼻子、喉嚨)症狀的病毒,目前已知有兩百多種,它們的顆粒表沒有流感病毒的「H」和「N」,引發的症狀也相對溫和。

20180110-3

最常見的普通感冒病毒之一,人類鼻病毒的表面模型,和流感病毒張牙舞爪的樣子差很多。(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普通感冒」

 

抗生素、消炎藥無法「治療」流感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不管是流感或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是做什麼用的?它是專門來「殺細菌」或「抑制細菌生長」的。

所以,除非你同時也感染了細菌(它通常會引起咳痰),才需要吃抗生素殺細菌,而且必須持續一個完整的療程,不能任意中斷,才不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而前功盡棄。但即使如此,抗生素也只能減輕免疫系統的負擔,無法清除引起流感或感冒的病毒。

另外像是普拿疼之類的止痛、退燒藥,或是類固醇消炎藥、非類固醇消炎藥,也是流感就醫經常會拿到的藥。前者能阻絕神經感受發炎引起的疼痛,後者可抑制發炎反應(免疫反應)。

所以使用它們的目的,是為了讓病人舒服一點──像是燒可以退一點,喉嚨腫可以消一點,發炎的支氣管可以不要引起那麼嚴重的咳、痰、喘,或是頭痛、肌肉痠痛不要那麼明顯。

這些藥物看似減輕症狀,但對於清除體內的流感病毒或感冒病毒並無助益,用太多甚至會傷害肝臟(普拿疼)或削弱免疫(類固醇等消炎藥)。

 

抗流感藥物,也無法殺死流感病毒

所以什麼藥才能「治療」流感呢?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特效藥。

雖說臨床上會給流感病人使用的抗流感藥物,像是克流感(商品名Tamiflu,學名:Oseltamivir)、瑞樂沙(商品名Relenza,學名:Zanamivir)、瑞貝塔(商品名:Rapiacta,學名:Peramivir )等,但它們的作用都是在阻止病毒擴散,而不是殺死病毒。

說得更仔細一點:病毒無法靠自己增生,必須利用宿主細胞裡的材料,才能複製出下一個病毒。當病毒入侵細胞,複製好新的病毒時,需要借助病毒顆粒表面上的神經胺酸酶(N),新的病毒才能脫離原來的細胞。

而上述這些抗流感藥物的作用機制,都在讓神經胺酸酶失去作用,如此一來就能把新生的病毒「鎖在」原本的細胞裡,無法再去感染新細胞,體內的病毒數量和感染範圍於是獲得控制。

這也是為什麼患者必須在「感染初期」服用抗流感藥物,效果才會顯著,而且後續還是要有免疫系統清理病毒和受感染的細胞,才能清理戰場。一旦體內病毒已經泛濫成災、到處破壞,這些藥物用了也無濟於事。

也因為抗流感藥物是透過「抑制神經胺酸酶」發揮作用,所以對普通感冒一點用處也沒有,因為一般的感冒病毒並沒有「神經胺酸酶」這類構造。

 

「免疫力」才是預防和治療流感的關鍵

所以,你知道嗎?對付流感和感冒的唯一武器,其實是你自己的免疫力。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九月開始,衛生單位會呼吁民眾(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兒童、老年人)注射流感疫苗,無非是希望透過疫苗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對應的「抗體」,讓病毒才剛進入體內,就能被抗體破壞。

普通感冒沒有疫苗,流感因為會引發較嚴重的病情,也容易造成大規模流行,所以才有疫苗。只是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不太一樣,疫苗內容也不太一樣,因此每年都要注射,而且最好趕在流感流行之前完成預防工作,免疫系統才來得及製造抗體(大約需要一兩週的時間)。

當然,每年要生產什麼樣的流感疫苗,都有專門的衛生專家負責預測。只是再厲害的專家,也有預測失準的時候,使得疫苗誘發的抗體無法那麼精準地對上當年流行的流感病毒,而降低預防效果。這時,還是只能靠免疫系統保護自己。

同樣的道理,當大家都在「趕流行」,某個人沒打疫苗卻安然無恙,或是發作的症狀比別人輕,恢復的速度比別人快,很可能是他以前感染過,體內已有抗體,或是雖然不曾感染,但因為在前線巡邏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反應特別好,再加上抗體製造的速度夠快,很快就能支援前線作戰,所以病毒根本來不及坐大,就被撲滅了。

即使你不小心身陷流感危機,不管有沒有上面那些藥物幫忙,最後都需要全體免疫細胞和抗體齊心作戰,才可能打贏這場仗。更重要的是,你的免疫系統還要懂得踩剎車,在必要時減緩發炎反應,才不會消滅了敵人,也把組織器官弄成重傷。

 

靈芝多醣調節免疫,靈芝三萜抑制病毒

所以不論是預防流感或感冒,還是從病榻中恢復,都需要免疫系統的支持。

免疫系統很復雜,必須環環相扣,而且每個環節表現得恰如其分,才能保佑我們在流感肆虐期間,一切平安。

很幸運的,從1980年代至今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靈芝多醣(靈芝水萃取物)既能提高免疫系統前線部隊的的防禦力,亦能加強後勤部隊的戰鬥力(包括增加抗體的數量),甚至能在免疫系統反應過度時,把異常發炎的反應降下來,讓抗感染所需的抵抗力,和保護組織器官所需的抗發炎,能夠同步並進。

而靈芝三萜(靈芝醇萃物),尤其是包含了各式各樣三萜在內的「總三萜」,則被證實至少可以透過三個步驟,對不同種類的病毒發揮抑制作用:

(1) 降低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2)干擾病毒在細胞裡的複製程序與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增生,

(3) 分泌干擾素(IFN-γ),或是抑制病毒顆粒上的重要受體(如神經胺酸酶),阻止病毒在細胞間擴散。

在靈芝三萜的重重限制下,還有經過靈芝多醣「特訓」的免疫系統,再加上靈芝對於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作用(讓我們可以睡得安穩)、對於肺部和支氣管的保護作用,即使流感病毒、感冒病毒變變變,也很難變出靈芝的手掌心。

在這惶惶不安的時刻,還好有靈芝這個可靠的老朋友。所以,還在等什麼?趕快吃靈芝吧!
 

延伸閱讀

抗寒必備:靈芝多醣護免疫+靈芝三萜抗流感

 

敬請尊重著作權,歡迎以連結網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請註明作者、出處與圖片來源,並保留文章「從標題到參考文獻」的完整性,請勿將圖文移花接木、占為己有,或與商品、商業行為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