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及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一共有:42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埃及、奈及利亞等:靈芝乙醇萃取物可減輕甲醛暴露造成的肝損傷
(2020年)
...   圖1 靈芝乙醇萃取物對肝功能相關指標的影響 (A) AST/GOT,(B)鹼性磷酸酶,(C) ALT/GPT,(D)白蛋白, (E)三酸甘油酯,(F)肝指數,(G)直接膽紅素,(H)總膽紅素,(I)膽固醇。   為了了解靈芝乙醇萃取物減緩肝損傷的機制,研究者進一步針對甲醛引起的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進行評估。結果發現: 甲醛暴露大鼠肝臟的四種抗氧化酵素SOD、Catalase、GST和GSH活性都有顯著下降的趨勢,而H2O2等自由基的大量表現使得肝細胞脂質過氧化(LPO)產生丙二醛(MDA)則會造成肝臟細胞損傷;與此同時,甲醛暴露大鼠肝臟還大量表現MPO、NO、TNF-α、IL-1β以及IL-6等促發炎相關因子,顯示肝臟處於高氧化壓力及發炎狀況。 ...
建立於 16 十一月 2020
2. 中國、日本:靈芝三萜化合物可抑制脂多醣引起的發炎反應和急性肝損傷
(2020年)
2020年3月/內蒙古大學、富山大學等/Cytokine 文/蔣尚伶(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發炎反應是身體面對病原體入侵時,對抗病原體的一種機制,但過度的發炎可能會加重慢性病的症狀,因此發炎反應的控制將會是未來治療疾病重要策略。目前已知靈芝中的三萜化合物具有抗發炎、抗腫瘤及抗氧化的功效,但三萜化合物如何抑制發炎反應的機制尚未明瞭。 根據今年(2020)三月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瀟教授,以及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日本富山大學和漢醫薬學総合研究所的學者,共同在《Cytokine》上發表的論文,首先他們將靈芝乙醇萃取物與巨噬細胞和脂多醣(細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共同培養,並偵測與發炎反應相關的細胞激素(IL-1β、IL-6、TNF-α)。結果發現,靈芝乙醇萃取物確實可以降低因脂多醣引起發炎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濃度,連同會引起發燒、疼痛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
建立於 19 十月 2020
3. 止不住的腸炎,靈芝從何「調」起?
(焦點新聞)
...  這些免疫上的變化,不僅有助緩和發炎反應,幫助腸道抵抗感染,還有機會校正失衡的「Th17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簡稱Treg)」,從源頭改善潰瘍性大腸炎的自體免疫問題。 每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都有促使其發病和病情加劇的關鍵因子,對潰瘍性大腸炎來說,這個關鍵因子就是T細胞的其中一種亞型「Th17細胞」。其所分泌的細胞激素IL-17(IL-17A為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可通過發炎反應對抗各種細菌和真菌感染,是腸道免疫屏障的要角。 ...
建立於 20 九月 2020
4. 台灣:靈芝多醣增強巨噬細胞的抗菌能力,提升免疫與抑制發炎雙向併進
(2014年之前)
... Physiology》(細胞生理學期刊,詳參:期刊官網/維基百科簡介)的研究透過巨噬細胞與動物實驗感染細菌脂多醣LPS的模式,不僅證明靈芝多醣能提升巨噬細胞吞噬(清除)細菌的能力,還為靈芝多醣既可「促發炎」也能「抗發炎」提出了科學證據,讓大家對靈芝多醣的免疫調節作用有更全面的認識。   靈芝多醣對免疫的作用和細菌脂多醣不一樣 巨噬細胞位居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尤其它所分泌的IL-1(介白素1),更牽動後續的免疫反應,因為IL-1既可活化T細胞,使T細胞發揮總司令的功能,也能促進B細胞的分化(可進一步生成抗體),甚至還能回過頭來刺激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提升它們與入侵者的戰鬥能力,所以IL-1可說是誘導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的關鍵媒介。 ...
建立於 29 六月 2020
5. 〔許先業團隊2007研究成果〕靈芝多醣增強巨噬細胞的抗菌能力,提升免疫與抑制發炎雙向併進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    靈芝多醣對免疫的作用和細菌脂多醣不一樣 巨噬細胞位居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尤其它所分泌的IL-1(介白素1),更牽動後續的免疫反應,因為IL-1既可活化T細胞,使T細胞發揮總司令的功能,也能促進B細胞的分化(可進一步生成抗體),甚至還能回過頭來刺激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提升它們與入侵者的戰鬥能力,所以IL-1可說是誘導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的關鍵媒介。 根據許先業等以人類和小鼠巨噬細胞所做的研究顯示,含有15.6蛋白質、具有岩藻糖結構的靈芝子實體多醣萃取物(extract ...
建立於 29 六月 2020
6. 台灣:靈芝多醣透過TLR4受體啟動巨噬細胞
(2014年之前)
...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出版的官方刊物《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免疫學期刊,詳參:期刊官網/維基百科簡介)。   該研究證實,靈芝子實體的多醣萃取物會與巨噬細胞表面的TLR4受體結合,這個結合的動作,會讓細胞內某些原本處於休息狀態的蛋白分子開始活絡起來,一棒接一棒地把「分泌IL-1(介白素1)」的訊息往下傳遞,最後終於啟動IL-1的基因,巨噬細胞於是開始合成IL-1,並將IL-1釋出細胞外,分泌IL-1的任務終告完成,而透過IL-1啟動的一連串有利提升抵抗力的免疫反應也終將展開。 ...
建立於 25 六月 2020
7. 〔許先業團隊2004研究成果〕靈芝多醣透過TLR4受體啟動巨噬細胞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  第一個解開這個黒盒子的,是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靈芝多醣研究團隊裡負責探討靈芝多醣免疫調節機制的陽明大學許先業教授,該項研究成果於2004年11月發表在美國免疫學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出版的官方刊物《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免疫學期刊,詳參:期刊官網/維基百科簡介)。   該研究證實,靈芝子實體的多醣萃取物會與巨噬細胞表面的TLR4受體結合,這個結合的動作,會讓細胞內某些原本處於休息狀態的蛋白分子開始活絡起來,一棒接一棒地把「分泌IL-1(介白素1)」的訊息往下傳遞,最後終於啟動IL-1的基因,巨噬細胞於是開始合成IL-1,並將IL-1釋出細胞外,分泌IL-1的任務終告完成,而透過IL-1啟動的一連串有利提升抵抗力的免疫反應也終將展開。 ...
建立於 25 六月 2020
8. 靈芝三萜、多醣與免疫調節蛋白有防治冠狀病毒的潛力
(焦點新聞)
...  因為根據現有的臨床經驗,不論是感染SARS冠狀病毒(SARS-CoV)或新冠病毒(SARS-CoV-2)都有可能導致過度激烈的免疫反應,甚至引起所謂的免疫風暴(細胞激素風暴),使發炎反應像野火燎原般地嚴重損傷肺部、造成呼吸窘迫。 該團隊以一份來自武漢的臨床觀察為例:在41名已出現肺炎症狀的新冠肺炎確診者中,63%有淋巴細胞低下(主要指CD4+ T細胞減少)的現象,12%出現呼吸窘迫,此外,比起未住加護病房的確診者,住進加護病房的確診者體內有較高濃度的細胞激素,包括:IL-2、IL-7、IL-10、GSCF、IP10、MCP1、MIP1A、TNF-α。 ...
建立於 29 五 2020
9. 〔北大教授林志彬专文〕灵芝的抗病毒作用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其二,灵芝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例如促进免疫球蛋白(抗体)IgM、IgG生成,增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促进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产生等。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构成人体抵抗病毒、细菌感染的纵深防线,能锁定特定目标,进一步防御和消灭侵入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在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时,灵芝还能改善低下的免疫功能。 另外,灵芝还可通过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及肺、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预防或减轻症状。在《健康灵芝》第75期《异病同治话灵芝》一文中,专门讨论了灵芝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在防治疾病中的意义,可供参考。 ...
建立於 10 三月 2020
10. 中國:黑靈芝多醣保護腸道,減輕致癌物丙烯醯胺的傷害
(2019年)
...  結果顯示,丙烯醯胺會造成各種抗氧化因子活性下降、穀胱甘肽含量變低,有毒的丙二醛含量則提高很多。相較之下,有添加黑靈芝多醣PSG-1的組別,這些問題都會得到明顯改善,不僅丙烯醯胺的氧化傷害受到抑制,丙二醛的量也減少,各抗氧化因子的活性也都提高(圖2)。 在抗發炎實驗中,研究者檢測了大鼠小腸組織裡的三種促發炎因子(IL-2、IL-1β和TNF-α),以及兩種抗發炎細胞激素(IL-4和IL-10)。結果顯示,餵食丙烯醯胺會增加促發炎因子,且減少抗發炎細胞激素,而黑靈芝多醣PSG-1則可逆轉丙烯醯胺的影響,有效減輕大鼠腸道的發炎反應(圖3)。 ...
建立於 15 十一月 2019
11. 中國:吃靈芝vs.化療抗腫瘤的差別──以肝癌小鼠為例
(2018年)
...  這說都明了,靈芝在發揮抑制腫瘤作用的同時,並不需要身體付出肝腎損傷、骨髓抑制的代價。   靈芝有助提升免疫力 至於和抑制腫瘤最直接相關的免疫力,就如表1和圖4所示,不管是以白血球、淋巴球或自然殺手細胞作為觀察指標,都可看到化療會把免疫細胞的數量對半砍,也可看到肝癌小鼠在沒有任何治療奧援下(模型組)會非常缺乏能夠衝鋒線陣的自然殺手細胞。 相較之下,靈芝有助於拉抬免疫細胞的數量,甚至還能提升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保護育孕T細胞的胸腺,調節T細胞亞群(CD4+和CD8+)之間的比例,增加IFN-γ、IL-1β、IL-4、IL-9、IL-12、RANTES和TNF-α等多種有助抗腫瘤的細胞激素含量。 ...
建立於 10 九月 2019
12. 〔林志彬專欄〕靈芝抗腫瘤研究的故事二則──抑制腫瘤血管新生&化療耐藥性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這些結果證明,直接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是靈芝抗腫瘤作用的重要機制。此外,由於IFN-γ、IL-12能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靈芝透過促進IFN-γ生成還能間接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這些研究結果先後發表在學術刊物上【註1】,並被靈芝研究者廣泛引用。    故事二:美國學者自認是第二了! 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產生耐藥性是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靈芝與化療藥併用對癌症病人的增效減毒作用,是否也涉及到影響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的耐藥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又向新的研究領域進軍了,研究室的李衛東副教授指導八年制本科實習生張博迪、魏蘭,開始研究靈芝多醣Gl-PS對人類白血病細胞株K562多重耐藥性的影響。  ...
建立於 06 八月 2019
13. 〔林志彬專欄〕靈芝增強免疫力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    免疫系統就像國家的軍隊,需經常維護以維持戰鬥力 免疫力是指人體免疫系統抵禦「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和「腫瘤、自體免疫病等內部破壞」的能力。免疫系統則包括「天然免疫系統」(又稱先天性免疫系統)和「獲得性免疫系統」(又稱適應性免疫系統)。 如果把人體比作國家,免疫系統就是這個國家的軍隊。天然免疫系統中的肥大細胞、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中性粒細胞(又稱嗜中性白血球)、補體分子等,就如同邊防哨兵,會直接或通過它們分泌的細胞激素,如白介質-1(IL-1)、白介質-2(IL-2)、干擾素-γ(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捕捉並消滅入侵的敵人(細菌、病毒等)。 ...
建立於 01 八月 2019
14. 哥倫比亞:富含靈芝多醣的優格,有助學齡前兒童練出好免疫
(2018年)
...    主要結果:靈芝多醣促進T細胞群的增生 試驗開始之前,兩組的各項血液指標並無明顯差異,但在試驗結束時,靈芝組血液循環中的T細胞淋巴群及其亞群CD3+/CD4+ T細胞和CD3+/CD8+  T細胞在數量上均明顯高於安慰劑組,但並沒有影響CD4+和CD8+ 細胞的比值(表1)。 與此同時,代表肝腎功能的ALT、AST、肌酸酐,和異常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包括IL-12 ...
建立於 31 七月 2019
15.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預防PM2.5對懷孕母鼠與胎鼠的毒害,有效維護兩代的健康
(2019年)
...  實驗發現,懷孕期間吸入大量PM2.5的母鼠,在生產前一天的驗血結果,不論是整體白血球(即免疫細胞)的總數,或是在白血球中占比最大、對發炎反應起關鍵作用的嗜中性白血球,還是促發炎因子的含量──包括由免疫細胞分泌的TNF-α、MCP-1、IL-1β、IL-15等細胞激素,以及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VEGF──都比未受PM2.5毒害的懷孕母鼠要來得高出許多(圖1~2)。 這些現象說明了,長期受到PM2.5刺激的免疫系統和血管組織,會讓身體持續處在發炎狀態。必要性的發炎有助維護健康,但長期性的發炎就有害健康了。所以這對懷孕的母親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更何況還會波及到下一代,讓鼠寶寶從一出生就帶有慢性發炎和容易過敏的體質(圖3)。 ...
建立於 29 五 2019
16. 台灣:豈止抗腫瘤!GMI還能抗發炎、保護神經細胞,防治神經退化性疾病有望!
(2018年)
...  圖3  GMI抑制小膠質細胞增生 〔說明〕與圖2同。   GMI抑制發炎介質生成 進一步檢測大鼠腦神經組織(包含神經細胞與膠質細胞)在經過LPS/IFN-γ刺激24小時後所分泌的發炎介質。結果發現,事先以2 μg/mL GMI處理的神經組織,不論是NO(一氧化氮)、TNF-α(腫瘤壞死因子)、IL-1β(介白素1-β)和PGE2(前列腺素E2),分泌量都顯著減少(如圖4)。 ...
建立於 27 十二月 2018
17.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下)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pastoris KM71以甲醇誘導方式進行胞外表現,可得重組蛋白rePLZ、reGMI 及reGFO-1,經MALDI-TOF 質譜分析結果顯示重組蛋白並無任何醣基化現象。 重組蛋白經免疫調節活性測定發現,皆可刺激BALB/c老鼠骨髓之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 DCs)分泌 IL-12,也可刺激老鼠巨噬細胞株J774A.1分泌TNF-α及刺激人類T細胞株Jurkat cells分泌 ...
建立於 20 七月 2018
18.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中)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六) 靈芝多糖F3與免疫細胞的分子機制 2002年翁啟惠主導有關靈芝多糖體的系列研究,分析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經鹼萃取酸中和乙醇沉澱的水溶性粗萃取物,發現其碳水化合物組成以葡萄糖(58%)和甘露糖(15.5%)為主,並含有岩藻糖(9.7%)、半乳糖(9.3%)和木糖(5.4%)等醣類,同時該粗萃取物中亦含有約15.6%的蛋白質。 此粗萃取物經膠體濾管柱層析後,回收得到五個主要含醣的部分。以小鼠脾細胞增生試驗評估其主要活性表現的第三部分(F3),證明F3除了能促進脾細胞的增生外,亦可增加IL-1、IL-2和INF-γ的表現,並指出此高活性的F3組成是含有岩藻糖的醣蛋白。靈芝研究自此從基因體學進入蛋白質體學的領域,對於活性多糖體的組成與構形具備更精確的描述能力,成分精製的F3靈芝產品於是誕生。 ...
建立於 19 七月 2018
19. 印尼:即使血脂異常,靈芝多醣肽也能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2017年)
...  2.抗發炎細胞激素IL-10的分泌量減少──表示發炎程度較輕,所以不需要那麼多的IL-10來抗發炎。 3.可作為修復受損血管壁之用的「內皮前驅細胞」數量增加──隨著血液循環全身的內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可以修復因氧化作用、發炎反應而受損的血管壁。因此內皮前驅細胞增多,表示受損血管壁被修復的可能性增加,進一步演變成動脈粥狀硬化的機會相對減少。 ...
建立於 20 十一月 2017
20. 中國:靈芝多醣可阻止巨噬細胞變成「腫瘤幫兇」
(2017年)
...  研究者使用的靈芝多醣Gl-PS萃取自靈芝子實體,分子量為584, 900,多醣與蛋白各占93.61%和6.49%。將此靈芝多醣與LPS(脂多醣)一起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培養24小時。 LPS是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誘使巨噬細胞朝M1型發展,亦即這個感染源會挑起巨噬細胞抵禦外侮的戰鬥力,和抗腫瘤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趣的是,在脂多醣濃度(10 μg/ml)不變的情況下,巨噬細胞分泌IL-12(介白質12)、IL-6(介白質6)和TNF-α(腫瘤壞死因子)的濃度會隨著靈芝多醣的劑量(0.2、0.8、3.2、12.8 ...
建立於 17 四月 2017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