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4
    • 2015-2019
    • 2020-2024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4
    • 2015-2019
    • 2020-2024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56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分類)
...  十幾年來對靈芝多醣體和免疫調節蛋的免疫調節(單核球、巨噬細胞、T 細胞)與抗癌(肺癌、乳癌、腦瘤)的作用機制在細胞分子層次進行深入的探討,為未來的靈芝產品開發提供強而有力的後盾。 更多介紹與著作詳見: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許先業教授。    ...
建立於
2. 陽明大學 李旭生副教授
(分類)
1940~2006年,享年66歲。1966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藥學系,1976年進入陽明醫學院生化學科暨生化研究所任教直至退休,對台灣靈芝菌絲體多醣之分離與活性研究影響深遠。 三十年的學術生涯裡,不僅個人醉心靈芝菌絲多醣的抗腫瘤與免疫調節研究,並將材料提供給成大翁舷誌教授、陽明王聲遠教授、臺大林琬琬教授與江伯倫教授等,該合作團隊在多醣體作用機制的進展,與北大林志彬教授和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所主導的研究成果,呈現鼎足而三的局面。 ...
建立於
3. 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 董大成教授
(分類)
1916~2008年,享年93歲。1938年畢業於台北帝大醫學專門部(臺大醫學院前身),1944年獲九州帝國大學醫學博士。畢生專注國民營養、食品安全、植物抗癌物質之研究。 在臺大醫學院生化研究所任教(1945~1983)後期,開始靈芝抗癌的動物試驗,為台灣靈芝抗癌研究之鼻組,更首開台灣研究靈芝菌絲體之風氣。爾後出任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院長,仍持續靈芝菌絲體抗腫瘤與免疫調節之研究。 學術著作共計200餘篇,其中關於靈芝抗腫瘤之研究,除了正式期刊論文外,亦發表於他所創立的《中華民國癌症學會會刊》中。 ...
建立於
4. 臺北醫學大學 蘇慶華教授
(分類)
生於1947年,師承臺灣大學王西華教授,1985年取得臺灣大學農化所博士,現任臺北醫學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科講座教授。 在臺北醫學大學任教初期,為董大成教授領軍之靈芝多醣抗腫瘤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為其提供穩定的菌絲體材料來源。 爾後鑽研靈芝三萜類護肝活性的成分分析,為首位建立以三萜類指紋圖譜作為靈芝菌種快速分類依據的學者,亦是利用靈芝子實體萃取後廢渣開發為癒傷敷料(SACCHACHITIN)的第一人,開啟靈芝外敷內服的新契機。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建立於
5.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分類)
生於1937年。1961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教授,投入靈芝逾四十年,為中國靈芝研究的先驅,被譽為「中國靈芝研究之父」。 1971年迄今,採用現代科技方法研究傳統中藥靈芝及其有效成分的免疫調節作用、抗糖尿病作用、抗腫瘤作用和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發表靈芝論文逾百篇,並著有《靈芝的現代研究》(1~4版)、《靈芝:從神奇到科學》(1~2版)、《Lingzhi ...
建立於
6.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分類)
生於1964年。現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專精毒理學、菇類免疫調節蛋白、癌症分子生物學和過敏之研究。  1986年自輔仁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續留原系所攻讀碩士。1990年考入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研究所,跟隨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命名者,也是松杉靈芝免疫調節蛋白(FIP-gts)的發現者,林榮耀教授學習,並於1995年以其所發現之金針菇免疫調節蛋白為論文主題而取得博士學位。 爾後持續在免疫調節蛋白之路深耕,二十多年來對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抗過敏、抗肺癌作用的探究,尤其在肺癌細胞調控機制與協同化療作用的深入分析,已為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應用開發打下穩固的根基。 ...
建立於
7. 最新!2023年11月25日靈芝與養生之最新科學證據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最新消息)
... 會議議程 08:30-09:00 報到 09:00-09:05 開場致詞 何橈通董事長(孫亞夫醫學推廣基金會) 09:05-09:35 講題: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的研發成果 主講者:許瑞祥教授(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主持人:何橈通教授(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09:35-09:40 Q&A 09:40-10:10 講題:靈芝藥理學與代謝體學研究的新進展 主講者:蕭明熙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 ...
建立於 17 十一月 2023
8. 靈芝丸與我——臺大教授許瑞祥的真情分享
(靈芝與我)
...  對於研究靈芝超過四十年的我來說,雖然曾參與多項靈芝的短期動物藥理研究,但並沒有長期餵食動物調理健康的經驗,所以就用做研究的心態設計安排,長期給這匹馬吃靈芝:首先是餵靈芝子實體水萃物做成的靈芝粉,每天一匙拌黑糖放桶裡讓牠自己吃;後來再加上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沾在香蕉上作為對牠的獎勵。如果馬腳或身體哪裡有破皮受傷,就給牠塗GMI凝膠,緩解出血紅腫、加速傷口癒合。從此牠也被我䁥稱為「靈芝丸」。 ...
建立於 17 十一月 2023
9. 日本:靈芝緩解四名帶狀疱疹相關神經痛全記錄——來自大阪診所醫師的第一手觀察
(1960-1999)
...    醫生評價靈芝對不同個案的意義 撰寫本篇報告的醫生在做完上述的介紹後表示,他們之所以決定讓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患者使用靈芝,是因為靈芝已被廣泛用在多種疾病上,而且對於一些難治之症用起來也相對安全。 對於個案1,醫生認為靈芝的效果非常明確,因為她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無法通過其他治療方式改善,卻在吃靈芝後才快速獲得緩解;後來在生其他病時出現輕微疼痛,但同樣能被靈芝緩解,且未再復發,這些現象都說明,靈芝調節免疫的作用可使復活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失去活性。 ...
建立於 01 十一月 2023
10. 2023年11月25日靈芝與養生之最新科學證據學術研討會
(最新消息)
... 期待您的蒞臨! 活動日期:2023年11月25日9:00~12:20 活動地點: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03廳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孫亞夫醫學推廣基金會 演講嘉賓與主題(依議程先後排序): 許瑞祥博士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 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的研發成果 蕭明熙博士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靈芝藥理學與代謝體學研究的新進展 何橈通醫師 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從健康食品的現況與展望談靈芝 ...
建立於 04 十月 2023
11. 中國:靈芝提取物抑制乳腺癌肺轉移的作用,與誘導癌細胞「焦亡」、激發抗腫瘤免疫力有關
(2020-2024)
2023年4月/福建閩江學院海洋藥物研發中心/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文/吴亭瑶 (https://doi.org/10.1016/j.fct.2023.113654)   「殺死癌細胞」、「提升免疫力」是抗癌的兩大基石,如果還能同時做到「抑制癌轉移」,外加沒什麼毒副作用,就越有機會將抗癌的效果最大化,也越有機會一輩子相安無事地與癌共存。 ...
建立於 12 八月 2023
12. 2023研究新知|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可緩和新冠病毒相關的發炎反應,降低免疫風暴損傷肺部的風險
(天選之材GMI)
三年疫情讓我們學到,感染呼吸道病毒是否會引發重症的關鍵不在病毒多可怕、年紀有多大、體格好不好,而在免疫系統啟動的發炎反應會不會在清除病毒的過程中失控。根據陽明交通大學林東毅副教授團隊日前發表的報告,GMI能在不傷細胞的前提下避免巨噬細胞發炎失控,保護感染動物的肺組織。此研究成果不僅闆明GMI的免疫調節作用除了「進可攻」還有「退可守」的一面,也為GMI的抗新冠作用從「保護細胞」、「抑制病毒」拓展到「調節免疫」三路並進。 ...
建立於 23 七月 2023
13. 台灣:從動物實驗看見靈芝多醣防止化療引發「惡病質」的可能性
(2020-2024)
...    靈芝菌絲多醣Liz-H能減輕多種化療副作用 ——包括與惡病質相關的肌肉流失 結果發現,靈芝多醣Liz-H對順鉑和歐洲紫杉醇併用造成的食慾下降、體重減輕、肌肉流失都有防治作用之外,也能減輕化療對免疫功能(白血球、淋巴細胞)、貧血(紅血球、血色素、血比容)、凝血功能(血小板)的負面影響(圖3~5)。 而靈芝多醣Liz-H之所以對於小鼠的肌肉組織有保護作用,除了得力於Liz-H能讓分解肌肉蛋白相關的MuRF-1和Atrogin-1的基因表達維持正常(圖5C),也可能和靈芝多醣Liz-H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有關。 ...
建立於 24 六月 2023
14. 中國:靈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可減輕酒精對肝功能和腸道菌的傷害
(2020-2024)
...  7. 靈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可改善酒精過量造成的短鏈脂肪酸減少 〔說明〕短鏈脂肪酸(SCFAs,包含乙酸、丙酸、丁酸等)是腸道益菌的代謝產物,具有保護腸道細胞、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功能、調節發炎反應和肝臟代謝功能等作用,因此它們在糞便中的含量除了反映腸道菌群的組成和活性,也反映了宿主的健康狀況。 8. 靈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可改善酒精過量造成的腸道菌群失衡 〔說明〕酒精過量會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和比例(圖A),但高劑量的靈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可通過增加有益菌群數量、降低有害菌群占比,改善酒精過量造成的腸道菌群失衡(圖B)。 ...
建立於 24 四月 2023
15. 台灣:健康成人日服靈芝β-葡聚醣(靈芝多醣)的免疫功效——來自隨機、雙盲、有安慰劑對照組的臨床試驗結果
(2020-2024)
... Review Board,亦稱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所有研究記錄都登錄在國際標準隨機對照試驗編號註冊中心ISRCTN(編號:ISRCTN48306294)。 試驗設計採隨機分組、雙盲(受試者和試驗主持人都不知道受試者被分在哪一組)、有安慰劑組對照的方式規劃,透過試驗前後血液生化數值的變化,評估18~55歲健康人士每天食用靈芝β-葡聚醣,連續12週(84天),對於免疫力、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影響。 試驗中提供給受試者吃的「靈芝β-葡聚醣」,是以靈芝(Ganoderma ...
建立於 10 三月 2023
16. 中國:靈芝子實體萃取物的抗發炎作用,有機會延緩巴金森氏症的病程
(2020-2024)
...  宣武醫院團隊以靈芝治療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臨床試驗並未公開發表,但曾在其201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敘述。(圖片截取自報告原文)   小膠質細胞與巴金森氏症的關係 本研究以「抑制小膠質細胞活化,調節其所主導的發炎反應」作為靈芝子實體萃取物能夠干預巴金森氏症病理機制的指標。 占大腦細胞數量10~15%、與神經細胞比鄰而居的小膠質細胞(microglia,也稱微膠細胞)是長駐大腦的免疫細胞,它的功能就像巨噬細胞,可以清除病原體、異常蛋白和死掉的神經細胞。問題是當小膠質細胞因為外來刺激一直處在活化狀態時,就會不斷分泌促進發炎反應的相關因子,進而傷害周圍的神經細胞,包括多巴胺神經元。 ...
建立於 05 三月 2023
17. Reishi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Standards of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and Therapeutics
(靈芝圖書)
...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免疫調節作用) Antitumor Effects(抗腫瘤作用) Hypoglycemic Effects(降血糖作用)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抗發炎作用)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保肝作用) Other Effects(其他作用) Mycelium Research(關於菌絲體的研究) Conclusion(總結) ...
建立於 03 二月 2023
18. 〔林志彬专栏〕灵芝扶正祛邪战疫情
(北京大學 林志彬教授)
现有抗病毒药不能杀灭特异性病毒,只能抑制病毒增殖,除常规的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无非就是 “扶正固本” 增强免疫力。研究灵芝超过半世纪的北大教授林志彬教授通过本文告诉我们,灵芝不仅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还能改善精神应激造的免疫力降低,甚至还能抑制抗新冠病毒在体内增生,并能增强病毒疫苗作用。有了灵芝保护再加上接种疫苗,也许就有机会逃过一劫。 文/林志彬 ◎本文以繁体版首次发表于《健康灵芝》96期(2022年12月),经作者授权以简体版于《灵芝新闻网》首次发表(2023年1月) ...
建立於 05 一月 2023
19. 2022研究新知|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抗腦癌,單用或協同化療皆可降低惡性膠質瘤細胞的轉移能力
(天選之材GMI)
...  能夠用來治療這種腦癌的方法相當有限,即使可用的方法全都用盡,病人的存活期中位數也只有14~15個月,超過兩年的機會少之又少。尤有甚者,隨著治療藥物的使用和存活期的延長,原本沒時間發生的癌轉移,發生率也在提升當中。 一名15歲男孩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核磁共振(MRI)影像 (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治療中創造更多可能性?如何才能讓已經很難的生命不要變得更難?來自小孢子靈芝的免疫調節蛋白質GMI(Ganoderma ...
建立於 31 十二月 2022
20. 2022研究新知|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降低COVID-19病毒感染力:既可阻撓病毒入侵細胞,也能阻撓「染疫細胞」牽連「健康細胞」
(天選之材GMI)
...  細胞受到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被病毒各個擊破,一種是被周圍的染疫細胞牽連。前者經常發生在病毒感染之初,後者則是短時間內造成大面積感染、發炎和器官功能損傷的關鍵。所以想要完封病毒,勢必得左右開弓。來自小孢子靈芝的免疫調節蛋白質GMI(Ganoderma microsporum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正是這麼一個可以左右開弓的食品級活性成分。 ...
建立於 06 十二月 2022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