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及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一共有:45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3 頁

1.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分類)
生於1964年。現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專精毒理學、菇類免疫調節蛋白、癌症分子生物學和過敏之研究。  1986年自輔仁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後,續留原系所攻讀碩士。1990年考入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研究所,跟隨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命名者,也是松杉靈芝免疫調節蛋白(FIP-gts)的發現者,林榮耀教授學習,並於1995年以其所發現之金針菇免疫調節蛋白為論文主題而取得博士學位。 爾後持續在免疫調節蛋白之路深耕,二十多年來對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抗過敏、抗肺癌作用的探究,尤其在肺癌細胞調控機制與協同化療作用的深入分析,已為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應用開發打下穩固的根基。 ...
建立於
2.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佛系抗癌就是GMI-God mentioned ingredient for anticancer is GMI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有趣的是,作者在分析到底是哪些靈芝活性成分可以透過免疫調節達到抗癌目標時,能被規格化且量產化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所受到的重視,反而遠超過比它更早發現的靈芝多醣和靈芝三萜,其中「GMI抗肺癌」更在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抗癌研究的里程碑裡占有指標性的地位。 (資料來源/Front. Pharmacol. 2018; 9: 1217.)   除了抑制肺癌腫瘤生長,GMI在動物實驗裡還能抑制口腔癌、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大腸癌等的腫瘤生長,實驗時間從三週到兩個多月不等。 ...
建立於 10 十一月 2020
3. 台灣:靈芝蛋白LZ-8可活化腫瘤抑制蛋白p53,抑制肺癌腫瘤生長
(2014年之前)
...  研究顯示,來自靈芝(Ganoderma lucidum)菌絲體的免疫調節蛋白LZ-8可以活化肺腺癌細胞裡腫瘤抑制蛋白p53的表現,提升p53的活性,進而降低肺癌細胞的增生速度,並且抑制肺癌腫瘤的生長。此研究成果已於2011年發表在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的醫學期刊《Carcinogenesis》(致癌作用)。   靈芝蛋白對肺腺癌細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研究團隊使用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LZ-8,是以麵包酵母菌(Saccharomyces ...
建立於 02 七月 2020
4. 〔許先業團隊2011研究成果〕靈芝蛋白LZ-8可活化腫瘤抑制蛋白p53,抑制肺癌腫瘤生長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    靈芝蛋白對肺腺癌細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研究團隊使用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LZ-8,是以麵包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為載體進行大量生產的靈芝蛋白rLZ-8,其胺基酸組成結構和免疫活性皆與天然的LZ-8相同。 細胞實驗顯示,不論人類肺腺癌細胞株A549或小鼠肺腺癌細胞株LLC1,在加入rLZ-8一起培養之後,癌細胞增生的速度明顯比沒有rLZ-8減緩許多,說明rLZ-8對癌細胞的生長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效果與rLZ-8的劑量呈正相關(圖1)。 ...
建立於 02 七月 2020
5. 台灣:靈芝蛋白LZ-8調控T細胞分泌IL-2,有利抗腫瘤與抗感染
(2014年之前)
2008年4月/陽明大學等/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文/吳亭瑤   免疫反應有兩種,一種是以「捕捉癌細胞、病原菌」為主,結果是有益健康的抗腫瘤與抗感染;一種則是以「捕捉過敏原」為主,結果則是產生令人不舒服的過敏反應。這兩種免疫反應分別由Th1(第一型輔助T細胞)和Th2(第二型輔助T細胞)所主導,它們都是由T細胞分化而來,至於T細胞會朝哪一型分化,全視接收到的訊息而定,當其中一型當家時,另一型就相對弱勢。 ...
建立於 01 七月 2020
6. 〔許先業團隊2008研究成果〕靈芝蛋白LZ-8調控T細胞分泌IL-2,有利抗腫瘤與抗感染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IL-2可說是免疫反應朝抗腫瘤、抗感染方向發展的指標。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能直接活化T細胞幾乎是可以確認的,只是它是如何把訊息傳到T細胞的細胞核裡,進而啟動T細胞分泌IL-2呢?對此,陽明大學許先業教授團隊2008年發表在《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的報告有深入的剖析。 文/吳亭瑤   免疫反應有兩種,一種是以「捕捉癌細胞、病原菌」為主,結果是有益健康的抗腫瘤與抗感染;一種則是以「捕捉過敏原」為主,結果則是產生令人不舒服的過敏反應。這兩種免疫反應分別由Th1(第一型輔助T細胞)和Th2(第二型輔助T細胞)所主導,它們都是由T細胞分化而來,至於T細胞會朝哪一型分化,全視接收到的訊息而定,當其中一型當家時,另一型就相對弱勢。 ...
建立於 01 七月 2020
7. 台灣:含GMI的美國膳食補充品,可改善化療藥5-FU造成的口腔和腸道黏膜損傷
(2019年)
2019年3月18日/中山醫學大學/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文/吳亭瑶    當一個成分被證實有效,必須在做成產品之後也被證實有效,這樣的有效,才可能真正被我們吃到,並且具體實現。 要把一個「有效成分」轉化成「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產品」,中間需要經過大量生產和各種加工程序(如加熱、乾燥)。所以量產後的成分還是否還是實驗室裡的那個有效的成分,以及經過加工後這個成分的功能是否還能存在,這些都是問題。 ...
建立於 22 四月 2019
8. 〔柯俊良團隊2019研究成果〕含靈芝蛋白GMI的美國膳食補充品,可改善化療藥5-FU造成的口腔和腸道黏膜損傷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經科學證實有效的活性成分,在做成產品之後依然能被證實有效,才有能力給出「一定有效」的承諾。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柯俊良教授團隊剛發表在《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的報告即在證明,過去十年間被反覆證明具有多種免疫活性的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在做成口含片劑型的膳食補充品(Reishimmune-S)之後,依然有效。 文/吳亭瑶   當一個成分被證實有效,必須在做成產品之後也被證實有效,這樣的有效,才可能真正被我們吃到,並且具體實現。 ...
建立於 22 四月 2019
9. 科學證明靈芝抗腫瘤已經五十年!多醣、三萜、蛋白各領風騷──寫在2018結束前夕
(焦點新聞)
... Research》報告。該研究證實,來自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的三萜組分可在100和200 mg/kg的劑量下抑制肺癌細胞在小鼠體內生長和轉移。其抑制癌細胞轉移的機制,可透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肝素進而抑制腫瘤血管新生來達成,而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靈芝酸F。   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抗腫瘤活性的發現 靈芝中還有一類活性成分被證明具有抗腫瘤活性,那就是免疫調節蛋白,也稱小分子蛋白。 ...
建立於 31 十二月 2018
10. 台灣:豈止抗腫瘤!GMI還能抗發炎、保護神經細胞,防治神經退化性疾病有望!
(2018年)
2018年11月21日/中興大學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文/吳亭瑶     不需多說,大家都知道,那些包含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中風在內的「與神經細胞退化或死亡」相關的疾病,對人類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威脅有多大。其無藥可治,且患病率和死亡率年復一年上升的情況,比起「至少有藥可挑,且死亡率逐年降低」的癌症還要嚴峻。 ...
建立於 27 十二月 2018
11.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下)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一) 源自G. lucidum的LZ-8 最早被發現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是在1989年由Kino等人自G. lucidum菌絲體中分離而得,命名為LZ-8。LZ-8由110個胺基酸所組成,分子量為 12,420 Da,並且與免疫球蛋白重鏈之可變區域的胺基酸序列和二級結構有很高的相似性(Tanaka, 1989)。 以同源雙體(homodimmer)形式存在的LZ-8,具有促進淋巴球增殖和抑制系統性過敏反應作用。此外,LZ-8 ...
建立於 20 七月 2018
12.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6〕認對靈芝才不會遺憾終身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健康靈芝第41期: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調出你的好免疫。   延伸閱讀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4〕靈芝為什麼能輕身不老?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5〕靈芝是「食物」還是「藥」? 〔臺大教授許瑞祥-演講精選7〕其實每個人都需要靈芝    ...
建立於 28 一月 2018
13.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接誘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之細胞凋亡反應
(2018年)
... Resistant Lung Cancer Cells. PLoS One. 2015 6;10(5). 9. 黃聖元, 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抑制泌尿上皮癌細胞生長及調控其細胞程序性死亡機制探討。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10. Huang SY et al. Ganoderma microsporum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induces ...
建立於 26 十二月 2017
14. 台灣: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可逆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降低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2017年)
2017年10月6日/中山醫學大學/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文/吳亭瑤     繼「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能直搗癌幹細胞,徹底對付口腔癌」之後,這個來自小孢子靈芝(Ganoderma microsporum)的活性標靶蛋白,最近又再獲得SCI國際期刊肯定。 今年(2017)10月6日《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環境毒物學)刊登了一篇由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余承佳教授、李柄輝醫師等共同發表的論文,證實GMI能有效改善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因嚼食檳榔所導致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
建立於 20 十月 2017
15.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搗「癌幹細胞」,徹底對付口腔癌
(2017年)
2017年8月/中山醫學大學研究所/Oncotarget 文/吳亭瑤     靈芝抗癌不稀奇,可以力抗「癌幹細胞」的靈芝蛋白才真厲害! 眾所周知,癌幹細胞是癌症發生的源頭,更是癌症難治療、春風吹又生的關鍵。多少癌症患者吃盡苦頭的復發、轉移,就是因為藥物攻剋不了這群很會生、很會躲,也很頑強的癌幹細胞。 這時,如果能在治療過程中,加入靈芝免疫調節蛋白──靈芝中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小分子蛋白──局勢很可能全然不同。 ...
建立於 23 八月 2017
16. 台灣:靈芝蛋白LZ-8標靶EGFR,與順鉑聯手制伏抗藥性肺腺癌
(2017年)
2017年6月1日/國立陽明大學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文/吳亭瑤   靈芝蛋白使肺腫瘤的生長速度減緩一半 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簡稱靈芝蛋白)是靈芝裡的活性成分之一,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肯定它的「抗肺癌」能力。其對肺腫瘤的抑制效果到底有多好?看看下面這兩張圖即可略知一二。 圖1‭ ‬肺癌小鼠的腫瘤體積變化 (資料來源/Int ...
建立於 13 六月 2017
17. 〔許先業團隊2017研究成果〕靈芝蛋白LZ-8標靶EGFR抗肺癌,與順鉑聯手制伏「對艾瑞莎有抗藥性」的肺癌細胞
(陽明大學 許先業教授)
...  文/吳亭瑤   靈芝蛋白使腫瘤生長速度明顯放緩 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簡稱靈芝蛋白)是靈芝裡的活性成分之一,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肯定它的「抗肺癌」能力。其對肺腫瘤的抑制效果到底有多好?看看下面這兩張圖即可略知一二。 圖1‭ ‬肺癌小鼠的腫瘤體積變化 (資料來源/Int J Cancer. 2017; 140(11):2596-2607.)   ...
建立於 13 六月 2017
18. 台灣:靈芝蛋白&抗瘧疾藥併用,有效抑制「抗藥性」癌細胞
(2016年)
2016年12月1日/中山醫學大學/Phytomedicine 文/吳亭瑤    「抗藥性」是癌症化療經常遇到的問題,像是臨床上很常用、也是許多晚期癌症主要的化療藥順鉑(cisplatin),就很容易隨著用藥時間的拉長,而從有效用到沒效。 造成順鉑(其他化療藥亦然)沒效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癌細胞求生存的本能:它們會想辦法把順鉑擋在門外,或者即使順鉑進來了,癌細胞也可透過抗凋亡機制,使順鉑無法啟動caspase凋亡蛋白,導致凋亡作用完全失去功能。所以從策略上考量,勢必得另闢蹊徑,才能解決「因為此路不通,而殺不死癌細胞」的問題。 ...
建立於 30 十二月 2016
19. 〔柯俊良團隊2016研究成果〕靈芝蛋白FIP-gts&抗瘧疾藥併用,有效抑制抗藥性泌尿道上皮癌細胞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中山醫學大學柯俊良教授和其團隊成員辛翌綸、邱彩醇等,發表在2016年12月《Phytomedicine(植物藥學)》的研究顯示,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免疫調節蛋白(簡稱FIP-gts)與氯奎寧(chloroquine,抗瘧疾藥物)併用,不管是對有抗藥性或沒抗藥性的人類泌尿道上皮癌細胞,都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存活。 文/吳亭瑤   「抗藥性」是癌症化療經常遇到的問題,像是臨床上很常用、也是許多晚期癌症主要的化療藥順鉑(cisplatin),就很容易隨著用藥時間的拉長,而從有效用到沒效。 ...
建立於 30 十二月 2016
20.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3) 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活動報導)
...  姚一建研究員的演講主題是「靈芝資源開發利用中幾種重要物種的鑒定及名稱問題」。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許瑞祥教授: 首個靈芝單一活性成分已商品化;G. lucidum學名不宜修改 以靈芝分類鑑定取得博士學位的許瑞祥,研究靈芝已逾三十年。他在「靈芝免疫調節蛋白的功能研發與應用」的演講裡,除了介紹已在去年成功商品化的單一活性成分「靈芝蛋白GMI」,演講一開始他還是固執本科,不厭其煩地提醒「固定種源」對於學術研究、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
建立於 27 十一月 2016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3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