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動物實驗證實,靈芝乙醇萃取物灌注治療能抑制膀胱癌腫瘤生長

2018年9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文/楊子瑩(臺灣大學生化科技所碩士班二年級)

 

20190222-s

 

由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東華學院聯合發表在2018年9月《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的研究證實,對膀胱癌小鼠進行膀胱內治療,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抑制膀胱腫瘤形成的化學預防方法。

儘管大多數膀胱癌患者可以透過切除膀胱上皮層來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但仍然有高達80%的患者會復發。在過去的四十年間,高風險患者可以選擇結核疫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即卡介苗)來進行膀胱內治療,但患者的復發率仍達30~40%,且BCG治療方式也有其他副作用。

(註:膀胱內治療是指,透過導管將液體藥物直接灌注到膀胱中。膀胱內灌注BCG為一種免疫療法,BCG會引發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活化病誘發免疫細胞進入膀胱壁以清除癌細胞。)

 

體外實驗顯示:靈芝乙醇萃取物的殺癌效果更勝卡介苗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從膀胱癌細胞株MB49釋放LDH(乳酸脫氫酶)的量,來評估靈芝乙醇萃取物GLe和BCG的體外細胞毒性作用。結果發現,儘管兩者都具有試驗劑量依賴性,但GLe(圖1a)表現出比BCG(圖1b)更強的癌細胞毒殺作用;當GLe濃度為80μg/ mL時,其細胞毒性可達到85~88%(圖1a)。

20190222-1

圖1  從膀胱癌細胞株MB49釋放LDH的量
評估靈芝乙醇萃取物GLe和BCG的體外細胞毒性作用

 

動物實驗證明:膀胱內灌注靈芝乙醇萃取物,有效抑制腫瘤生長

研究者將60隻接種MB49膀胱癌細胞株的小鼠分成三組,在接種癌細胞株後第一天和第八天,分別以靈芝乙醇萃取物GLe、BCG或PBS(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進行膀胱內治療。另外,採用沒有接種MB49細胞株的「野生型」小鼠(未經人工改造基因的小鼠),以PBS處理,作為負對照組。

將試驗劑由導管灌注至膀胱兩小時,一週後重複灌注,並透過經腹微超聲成像技術,密切監測三種試驗劑對治療小鼠的負面影響和腫瘤生長情況。

20190222-2

圖2  小鼠接種膀胱癌細胞株的流程

〔說明〕先將小鼠麻醉後,導尿及排空膀胱內的尿液,導入鉑絲電極,以電壓2W下施加單極凝固後,並除去導線。將MB49膀胱癌細胞懸浮液透過導管上滴注到膀胱內兩小時,隨後讓小鼠在恢復室中從麻醉中恢復。後續的膀胱內藥物灌注治療,也採用相同的程序。

 

利用解剖顯微鏡和組織學,檢查接種癌細胞21天後的小鼠之膀胱腫瘤組織切片。正常的膀胱細胞切片(圖3d)可清楚觀察到膀胱黏膜壁和管腔;相膀胱腫瘤細胞切片(圖3e),黏膜壁和相關組織的結構則無法辨識,明顯與正常組織不相同。

20190222-3

圖3 正常小鼠與膀胱癌小鼠的膀胱組織切片

 

實驗最後測量不同試劑治療後的腫瘤體積,並比較腫瘤形成的時間和腫瘤大小。結果顯示,以靈芝乙醇萃取物GLe治療的小鼠,不僅能有效延遲腫瘤形成的時間,實驗結束時的腫瘤體積平均也比BCG或PBS小了3.6倍和4.6倍(圖4)。

20190222-4

圖4 三組膀胱癌小鼠腫瘤形成的時間和體積

 

上述實驗結果證明,以靈芝乙醇萃取物GLe為膀胱癌小鼠進行膀胱內治療,可以有效延遲腫瘤的形成和抑制腫瘤生長,同時也證明靈芝乙醇萃取物GLe是一種有效且安全抑制膀胱腫瘤形成的化學預防方法,且其化學預防活性優於常規的BCG 免疫治療法,值得進一步探究相關的作用機制。

【編按】上述研究使用的靈芝乙醇萃取物GLe是以市售靈芝產品〔主要內容物為靈芝子實體萃取物(含13.5%多醣和6%三萜)+靈芝破壁孢子粉〕為材料進行乙醇萃取而得。

〔資料來源〕Yuen YWM, et al. Tumor inhibitory effects of intravesical Ganoderma lucidum instillation in the syngeneic orthotopic MB49/C57 bladder cancer mice model.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 Sep 15; 223: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