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4
    • 2015-2019
    • 2020-2024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ganoderma-logo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研究新知
    • 1960-1999
    • 2000-2009
    • 2010-2014
    • 2015-2019
    • 2020-2024
    • GMI (2010-present)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いちごいちえ
    • 天選之材GMI

 

一共有:36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2 頁

1.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分類)
生於1958年,現任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兼任教授。師承臺大王西華教授,1990年以「靈芝屬菌株鑑定系統之研究」論文取得臺大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為全球華人首位靈芝博士。 1996年建立「靈芝屬菌株種源鑑定的基因資料庫」,提供學界與業界確定靈芝種源之依據;2000年投入菇菌異源基因表現系統之研究,利用基因轉殖開發靈芝蛋白等具有醫藥功能蛋白質的分子農場,實現藥食同源的境界。 主編《健康靈芝》雜誌,著有《靈芝的奧秘》、《靈芝概論》、《2010靈芝概論》等專書。 ...
建立於
2. 〔臺大教授許瑞祥-靈芝文化節演講〕靈芝是身心靈全方位養生的唯一選擇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所以文化是產業發展的背景和產品銷售的故事。我們可以因為產業需求創造新模式的文化,也能傳承既有的文化,甚至追尋已被遺忘的文化,從古代串連到今天,但不管怎麼做,最重要的還是要「不忘初心」,必須回到靈芝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源頭,從確認物種(品種)開始,因為不同物種一定有成分上的差異,成分的差異勢必影響產品的功效表現。 業者唯有從原料的種源、栽種、採收、加工、活性成分等等,建立一系列的內部監控指標,讓民眾可以吃得到成分穩定、質量一致的靈芝產品,同時在銷售時不做跨大宣傳,真誠重現靈芝防病治病、孝養天下的價值,才可能把靈芝產業做深做大。 ...
建立於 14 六月 2021
3. 〔张劲松2016国际灵芝大会演讲〕建立质量标准并切实遵守,灵芝产业才有美丽前景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張勁松研究員)
...  “百年老店”仅会应许有所坚持的灵芝企业,只有种源一致化丶生产标准化丶成分规格化,才能再造灵芝产业的绝代风华。 (本文摘自: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3: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开发》为主题的2016国际灵芝大会于福州市盛大召开,距1991年第一场国际灵芝会议已有25年。    ...
建立於 14 六月 2021
4. 〔陈若芸2016国际灵芝大会演讲〕制定全行业灵芝标准迫在眉睫
(中國醫學科學院 陳若芸研究員)
...  “百年老店”仅会应许有所坚持的灵芝企业,只有种源一致化丶生产标准化丶成分规格化,才能再造灵芝产业的绝代风华。 (本文摘自: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3: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开发》为主题的2016国际灵芝大会于福州市盛大召开,距1991年第一场国际灵芝会议已有25年。  ...
建立於 14 六月 2021
5.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不要只在母親節才給媽媽吃靈芝!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古代的人吃靈芝沒那麼講究,採到什麼吃什麼,也能吃出一堆功效。那是因為以前人的飲食、環境、生活沒那麼複雜,沒那麼多污染,不會吃那麼多有的沒的,也沒有熬夜追劇開趴、喝酒應酬,所以難得吃到一個好玩意兒就有效得很。但現在的人都把身體糟蹋了,如果沒有種源一致、成分明確、含量穩定的好靈芝,怎麼可能讓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拜有保佑呢?   爸爸媽媽都要吃靈芝 真要孝順媽媽,就要買一年份的靈芝給媽媽吃。至於爸爸,好像很少人會想到要照顧爸爸。母親節聚餐餐廳位置都訂滿了,父親節好像很少有聚餐的,如果有也都是爸爸請吃飯……真是差太多了。 ...
建立於 10 五 2021
6. 如何做出好靈芝?企業標準是關鍵!記2019靈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論壇
(活動報導)
〔重點內容〕◆藥理學家林志彬:靈芝治未病也輔助治已病 ◆靈芝企業應多做人體試驗,建立質量標準 ◆提升靈芝的產值需要管理法規的助力 ◆藥理學家楊寶學:靈芝子實體萃取物顧腎、保肝也護心 ◆腫瘤醫師吳志勇:臨床研究結果扭轉我對靈芝孢子粉的不良印象 ◆菌物學家張勁松:不論質量標準或產品創新都須從「種源」做起 ◆國家標準只是基本規範,企業標準才是致勝關鍵 ◆做靈芝不難,但把靈芝做好很難!  文/吳亭瑶   简体版/请链接 ...
建立於 10 七月 2019
7. 〔許瑞祥的靈芝與我之2〕1989金炳珏把我推向國際,趙繼鼎把我帶入中國
(靈芝與我)
...  也因為從當小助教開始就在他身邊混,混久了自然也體會出一些做研究的邏輯,所以我的論文題目是我自己訂的,而不是他說「瑞祥啊,我們來做個靈芝研究……」我才做這個題目,所有事情都是我自己去弄出來的。 當時會想到把活的菌種拿來栽培,並且去看它們後代之間能不能交配,這就比較靠近王西華老師的專長了。王老師是台灣菌類栽培和性別研究的祖師爺,而利用交配結果判斷靈芝的種源關係,我則是第一個。 之前在臺灣並沒有人用交配來證明菇類的菌種是不是同一個種,那是因為菇類的菌種不需要證明,洋菇就是洋菇,香菇就是香菇,沒什麼好證明的;同種之間是以互相交配的,也沒什麼好說的。也因為如此,大家才會把靈芝想得和洋菇、香菇一樣簡單,而沒有發現這裡面好像不太對勁。 ...
建立於 02 五 2019
8. 〔許瑞祥的靈芝與我之1〕新倚天屠龍記2019裡的張無忌採到了「松杉靈芝」?
(靈芝與我)
... lucidum,而不知被廣泛栽培的靈芝裡還有Ganoderma tsugae。   功效取決成分,成分取決菌種 種源不清,靈芝產業如何升級? 雖說有沒有把這兩種靈芝搞清楚,對於種靈芝來賣的人似乎沒有差別,但如果當初沒有弄清楚大家種的紅色靈芝裡面其實混雜了兩個不同的種,就永遠沒有靈芝產業4.0的未來(產品一定有效),搞不好連靈芝產業3.0(產品應該有效)都跨不過去,只能在2.0(產品聽說有效)的水準擺盪。〔詳參: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上)(中)(下)〕 ...
建立於 15 四月 2019
9. 2018最重要的食用菌學術會議,討論了哪些重要的靈芝議題?──記第九屆世界食用菌生物學和產品大會(下)
(活動報導)
...  李玉以院士級的高度和遠見,為食用菌產業規畫出前瞻性的美麗藍圖。4.0的技術對中國來說一點問題也沒有,問題是,目前中國食用菌產業到底處在什麼樣的情況? 除了少數企業已經進階到「從種源、原料、產品都做到標準化」的3.0水平,大多數企業可能還停留在拿到菌株就種、只要有錢賺就好的2.0階段吧?! 想從2.0進升到4.0,真的還有太多「基本工」要做。包括目前中國採用工廠化(標準化)方式生產食用菌的比率不到10%,遠不及發達國家的90%,以及食用菌中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的控制,都是亟需努力的課題。 ...
建立於 10 十二月 2018
10. 2018最重要的食用菌學術會議,討論了哪些重要的靈芝議題?──記第九屆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大會(上)
(活動報導)
... lucidum承載意義早已大大超越了名字本身,大到不能隨意更改啊! 當然,最後還需要國際相關組織開會討論才能拍板定案,但中國產官學界必須先有共識。姚一建也補充,倘若把Ganoderma lucidum這個名字給了中國廣泛栽培的靈芝,那麼要怎麼給歐洲最早發現的那個Ganoderma lucidum一個交代,也必須討論。 看來,中國常見的靈芝栽培種的學名之亂,暫時還不會結束。作為實事求是的研究者,以及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業者,該如何在「名字可能不準」的情況下,維持種源的一致性呢?最科學的方法無非是以DNA鑑定自己使用的靈芝,才是確保每次用的靈芝不會「跑掉」的不二法門。畢竟只有種源前後一致,實驗結果和產品功效才能不斷重現和延續的最大前提。 ...
建立於 02 十二月 2018
11.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中)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專研靈芝三十多年的臺大教授許瑞祥,把靈芝產品和產業的演變,根據「吃出有效」的可靠性,分為1.0、2.0、3.0、4.0四個等級和階段,其所代表的是,靈芝自古至今被人們應用,在種源、生產、成分、功效等各層面,從「模糊不定」進步到「清楚穩定」的里程碑。產業和產品是相對應的。繼〔上篇〕介紹靈芝1.0~3.0產業和產品的特色之後,接下來的〔中篇〕將介紹以多糖與三萜為活性成分指標的靈芝4.0。你吃的靈芝是屬於4.0世代的嗎? ...
建立於 19 七月 2018
12. 〔臺大教授許瑞祥專文〕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細說靈芝產業1.0~4.0完整版(上)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2017年下半年,專研靈芝三十多年的臺大教授許瑞祥,無意間和朋友「聊」出了靈芝1.0到4.0的概念和詞彙,把靈芝產品和產業的演變,根據「吃出有效」的可靠性,分為1.0、2.0、3.0、4.0四個等級和階段,其所代表的是,靈芝自古至今被人們應用,在種源、生產、成分、功效等各層面,從「模糊不定」進步到「清楚穩定」的里程碑。如今,他透過文字把這四個概念完整呈現在《靈芝新聞網》上。產業和產品是相對應的,雖然目前靈芝產業已有4.0的能力,但市面上其實各種世代的靈芝產品都有。不知道你吃的靈芝屬於哪個世代? ...
建立於 17 七月 2018
13. 再現靈芝預防保健、孝養天下的價值──記福建浦城2018國際靈芝文化節
(活動報導)
...  要做出穩定確效的靈芝產品,就必須如本次活動的第三位演講者,上海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張勁松所長,在〈靈芝與大健康〉主旨演講中所提示的: 從原料到銷售的所有環節都必須嚴格掌控,也就是從種源(品種)、栽培、採收、加工、產品內容(活性成分)全都標準化,才能保障每批產品都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而且必須營銷合法化、不做虛假和誇大宣傳,靈芝才能持續被人們所信任。 從1997年開始研究靈芝的張勁松所長也在演講中指出,所謂「大健康」最重要的概念是通過預防保健的手段,減少生病或不生病。靈芝治未病的可能性,就如同先前林志彬教授介紹的那般寬廣,絕對有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條件,但關鍵還是在靈芝產品的質量標準化與宣傳合法化。 ...
建立於 15 七月 2018
14. 何止兩千年!考古研究證實,人類使用靈芝治病救人至少6800年!
(焦點新聞)
...    以擔孢子為證,史前靈芝的確是Ganoderma屬 由於長期浸泡在水中,使得這五份史前靈芝的菇體色澤已不復當年,但其擔抱子仍保存完好,足以作為種源鑑定的依據。 透過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的觀察,從其具備「卵圓形,有雙層細胞壁,外層細胞壁薄而透明,內層細胞壁較厚且有疣狀凸起」等形態特徵,確認它們均為現代生物分類學所定義的「靈芝屬(Ganoderma)」無誤。中國本草典籍所記載的「芝」,和西方科學的靈芝屬,終於有了確切的連結。 ...
建立於 22 六月 2018
15. 靈芝產業4.0已經來臨
(臺灣大學 許瑞祥教授)
...    靈芝產業3.0──靈芝應該有效 隨著產業的成長與現代化科技的進步,讓靈芝的人工栽培從半開放的農場進化到環控工廠;原料從單一選項的子實體來源增加了菌絲體和孢子粉;萃取方式從傳統的熱水萃取擴增至鹼水萃取、有機溶劑萃取、超臨界萃取等。當形形色色的萃取物可以直接或再純化、精製成各種不同組合的原料時,靈芝產業已經邁入3.0時代。 結合基因體世代分子生物的科研進展,靈芝屬種源紊亂的多樣性,已經可以用特定的基因序列予以鑑別,進而能固定菌種、調控生產,以穩定活性成分的組成與含量,提高靈芝產品質量穩定與功效再現性。 ...
建立於 12 十月 2017
16. 台灣靈芝產業與學術研究 從無到有的發展概況──2016首屆國際食用菌文化大會論文
(活動報導)
...  就在政府退出主導靈芝研究的這一年,在台灣靈芝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直銷公司雙鶴企業(成立於1987年7月)出資成立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補助教授級的「專題研究計畫」和「碩博士論文研究」。原本被動依賴國內外研究論述的業者,反過來成了推動靈芝科學研究的引擎。 1994和1996年,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舉辦「第一屆全國靈芝學術研討會」和「台北國際靈芝研討會」,會議中的成果發表,包括陽明大學教授王聲遠釐清「靈芝多醣的免疫調節作用與抗腫瘤活性的關係」,師範大學教授姜宏哲確認「鍺並非靈芝主要有效成分」,臺灣大學教授許瑞祥透過「靈芝屬菌種鑑定系統」的介紹提醒靈芝產品種源一致的重要性等等,均對靈芝的產業發展、學術研究和消費者認知起了指標性的影響和穩定軍心的作用。 ...
建立於 25 五 2017
17.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4) 一場讓外國人體會深刻、讓本國人重新認識靈芝的《印象靈芝》音樂會
(活動報導)
... 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
建立於 30 十一月 2016
18.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3) 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活動報導)
... Sliva教授: 靈芝臨床試驗,為什麼不像藥理實驗那麼成功? Daniel Sliva研究靈芝抗癌功效與機制已有十五年之久,從多醣與三萜混合的粗萃物,到三萜粗萃物,再到單一三萜化合物,均有涉獵。他在「靈芝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演講中,除了介紹團隊的研究成果,亦透過大量檢視已發表的臨床試驗報告,分析靈芝臨床試驗的兩大問題。 其一,絕大多數試驗設計不符隨機、雙盲、對照標準,以致在科學上、醫學上難具說服力。其二,試驗使用的靈芝製劑缺乏清楚的種源和成分說明,既未特別針對功效訴求(如抗癌、護心)在成分規格上做設計,更沒有事先經過細胞和動物實驗篩選,所以才導致結果不如預期──突顯不出有無使用靈芝的差別。 ...
建立於 27 十一月 2016
19.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2) 25年前北京25年後福州,國內外靈芝人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再聚首
(活動報導)
...  2.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3) 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3.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4)  一場讓外國人體會深刻、讓本國人重新認識靈芝的《印象靈芝》音樂會 4. 歷屆靈芝研討會照片回顧 1987~2015    ...
建立於 23 十一月 2016
20.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1) 養生專家洪昭光&靈芝學者林志彬連袂演講,科學解讀靈芝扶正固本「治未病」也「治已病」的義涵
(活動報導)
... 12場特別演講的省思:種源一致化、生產標準化、成分規格化,才能再造靈芝產業的絕代風華 3. 2016國際靈芝大會系列報導(4)  一場讓外國人體會深刻、讓本國人重新認識靈芝的《印象靈芝》音樂會      ...
建立於 17 十一月 2016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