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趙玉華教授的研究發現,來自靈芝菌絲體的免疫調節蛋白LZ-8可以減輕化療藥CPT-11的腸道毒性,減少腹瀉和血便等嚴重副作用,其作用機制與保護腸道屏障的完整性有關。
文/吳亭瑤
CPT-11(Irinotecan,伊立替康)是主要用來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喜樹鹼類化療藥,其抗腫瘤的作用機制是透過抑制DNA的複製,促使癌細胞死亡。然而就如同所有化療藥一樣,其與殺癌併存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及腸道毒性造成的嚴重腹瀉和血便)常限制了它的應用範圍,也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根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中山醫學大學兒童學科專任教師趙玉華教授等發表在2023年5月《Aging》(衰老期刊)的研究顯示,來自靈芝(Ganoderma lucidum)菌絲體的免疫調節蛋白LZ-8可以減輕CPT-11的腸道毒性,兩者併用也許是值得考慮的治療策略。
研究者先給小鼠連續口服8天的LZ-8(每天50μg,溶於100μL生理食鹽水以管餵方式給予),並於第5天到第8天連續4天腹腔注射化療藥CPT-11(每天75 mg/kg),結果發現,不論是體重下降的程度、腹瀉程度或糞便潛血的情況,都比只有注射CPT-11的小鼠要來得輕。
實驗第9天犧牲小鼠檢測腸道長度,CPT-11造成的腸道損傷會使腸道縮短,但LZ+CPT組腸道縮短的情形卻不像化療組那麼嚴重——尤其是腸道總長和結腸(大腸)長度,兩組的差距更是明顯。
進一步觀察小鼠小腸和結腸的組織切片則會發現,CPT-11不只會造成小腸絨毛水腫和充血(下圖箭頭所指之處),也會使發炎性細胞浸潤在小腸和結腸(箭頭所指之處)黏膜的固有層,可是情況在LZ+CPT組均不像CPT組那麼顯著, LZ+CPT組的結腸結構甚至幾乎跟Control組和LZ組一樣正常。
腸道屏障由是由腸道細胞及細胞之間的緊密連結構成,這樣的緊密結構是由腸道細胞分泌的緊密連結蛋白組成,而化療藥CPT-11對腸道細胞的破壞會減少緊密連結蛋白。
不過本研究的體外細胞實驗卻顯示,先以LZ-8處理小鼠小腸上皮細胞IEC6,經過24小時後再加入化療藥CPT-11一起培養48小時,結果不論是細胞存活率或緊密連結蛋白claudin-1表達量,都比直接以CPT-11處理細胞的結果要來得好。而僅以LZ-8處理的小腸上皮細胞,存活率就跟未做任何干預的Control組一樣,說明LZ-8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由於動物實驗中的腸道黏膜也觀察到,LZ-8減少腸道細胞損傷並減輕CPT-11造成緊密連結蛋白claudin-1表現量下降的嚴重程度,因此可以確認LZ-8減輕CPT-11腸道毒性的機制與保護腸道屏障的完整性有關。
〔資料來源〕Ju-Pi Li, et al. Ling Zhi-8, a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in Ganoderma lucidum, alleviates CPT-11-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via restoring claudin-1 expression. Aging (Albany NY). 2023 May 15; 15(9): 3621–3634.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