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ganoderma-logo
  • 研究新知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 關於我們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您目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認識靈芝
    • 靈芝知識
    • 靈芝學者
    • 靈芝與我
    • 靈芝之美
    • 靈芝圖書
  • 研究新知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及之前
  • 活動訊息
    • 最新消息
    • 活動報導
    • 歷史回顧
  •   一期一会

一共有:28 項結果被找到。

搜尋關於:
只搜尋:

第 1 頁,共 2 頁

1. 台灣: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乙醇萃取物,力抗轉移性攝護腺癌
(2019年)
2019年9月8日/中國醫藥大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文/吳亭瑤 就和其他癌症一樣,「抗藥性」也是臨床上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即轉移性前列腺癌)最大的挑戰。如何開發效果好、副作用又小的新療法,始終是治療這個高致死率癌症的當務之急。 今年(2019)九月由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研究所腫瘤醫學組黃文欽副教授等發表在《International ...
建立於 02 十一月 2019
2. 台灣:松杉靈芝乙醇萃取物阻止攝護腺癌惡化的機制
(2018年)
2018年10月5日/中國醫藥大學/Molecules 文/汪家仰(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班一年級)、吳亭瑶     不管是投予荷爾蒙藥物或是切除睪丸,都是臨床常用的雄激素阻斷療法。其原理主要在減少或阻斷雄激素與攝護腺癌(也稱前列腺癌)細胞上的雄激素受體結合,使攝護腺癌細胞因為缺乏雄激素刺激而不再不斷增生。但通常病情控制一段時間後,癌細胞會進化為2.0版,變得不需雄激素刺激也能生長,甚至變得更有侵略性,轉移性更強,使治療陷入困境。根據中國醫藥大學發表在《Molecules》的研究顯示,松杉靈芝乙醇萃取物對於這種難治的攝護腺癌有很好的抑制生長、轉移、侵襲和促使凋亡的作用。 ...
建立於 16 五 2019
3. 台灣:含GMI的美國膳食補充品,可改善化療藥5-FU造成的口腔和腸道黏膜損傷
(2019年)
2019年3月18日/中山醫學大學/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文/吳亭瑶    當一個成分被證實有效,必須在做成產品之後也被證實有效,這樣的有效,才可能真正被我們吃到,並且具體實現。 要把一個「有效成分」轉化成「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產品」,中間需要經過大量生產和各種加工程序(如加熱、乾燥)。所以量產後的成分還是否還是實驗室裡的那個有效的成分,以及經過加工後這個成分的功能是否還能存在,這些都是問題。 ...
建立於 22 四月 2019
4. 台灣:松杉靈芝乙醇萃取物能促使「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凋亡&自噬
(2019年)
2019年2月/中國醫藥大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文/陳予靖(臺灣大學工管系四年級)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 CML)是一種由骨髓造血細胞發生突變,使染色體上有部分片段互換,而造成白血球發生大量增生的現象的癌症。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男性發生的比率較女性多出四倍,其中又以成人占大多數;在西方國家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的比例也佔了全部白血病成年患者的15~25%。而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的資料,台灣每年新增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人數則在100~1000人左右。 ...
建立於 25 一月 2019
5. 台灣:發現GMI抗肺癌的最新作用機制──GMI能抑制β-catenin生成,促進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凋亡
(2018年)
2018年9月(線上7月)/中山醫學大學/Enviromnental Toxicology 文/吳亭瑶   2018年7月,由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柯俊良教授及其團隊成員辛翌倫博士、許人婕碩士等共同發表在《Enviromnental Toxicology》的報告證實,對於EGFR陽性的人類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不管其EGFR是正常型或突變型,來自小孢子靈芝(Ganoderma ...
建立於 16 八月 2018
6. 台灣:GMI能抑制惡性黑色素瘤細胞轉移,提升標靶藥物療效
(2018年)
2018年6月23日(線上)/中山醫學大學/phytomedicine 文/吳亭瑤     惡性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的一種,主要是從分泌黑色素的黑色素細胞(例如痣)癌變而來,而過度照射紫外線(陽光)則是引發癌變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在美國,病患在接受治療後,若只有局部病變五年存活率為98%,若已發生轉移,五年存活率則為17%。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統計也差不多是類似概況,因此,「抑制癌細胞轉移」就成了治療黑色素瘤的重要關鍵。 ...
建立於 29 七月 2018
7. 台灣:靈芝三萜抑制發炎反應和氧化壓力,緩解動脈粥狀硬化
(2018年)
2018年4月11日/成功大學/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文/吳亭瑤     過去對於靈芝如何保護動脈的研究已做了很多,卻從來沒有科學家從「血液亂流(紊亂的血流)衝擊血管壁,誘發氧化傷害和發炎反應、造成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導致動脈內膜增生」的角度,探討靈芝對動脈粥狀硬化形成的防治作用。 這樣的致病機制對一般人來說或許陌生──多數的我們只知道動脈粥狀硬化和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D)有關──卻是多數人即使嚴格控制飲食還是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甚至是多數患者裝了血管支架、做了氣球擴張術,動脈狹窄還是不斷惡化、復發的主因。 ...
建立於 04 六月 2018
8. 台灣: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可逆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降低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2017年)
2017年10月6日/中山醫學大學/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文/吳亭瑤     繼「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能直搗癌幹細胞,徹底對付口腔癌」之後,這個來自小孢子靈芝(Ganoderma microsporum)的活性標靶蛋白,最近又再獲得SCI國際期刊肯定。 今年(2017)10月6日《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環境毒物學)刊登了一篇由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余承佳教授、李柄輝醫師等共同發表的論文,證實GMI能有效改善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因嚼食檳榔所導致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
建立於 20 十月 2017
9. 台灣:靈芝蛋白GMI能直搗「癌幹細胞」,徹底對付口腔癌
(2017年)
2017年8月/中山醫學大學研究所/Oncotarget 文/吳亭瑤     靈芝抗癌不稀奇,可以力抗「癌幹細胞」的靈芝蛋白才真厲害! 眾所周知,癌幹細胞是癌症發生的源頭,更是癌症難治療、春風吹又生的關鍵。多少癌症患者吃盡苦頭的復發、轉移,就是因為藥物攻剋不了這群很會生、很會躲,也很頑強的癌幹細胞。 這時,如果能在治療過程中,加入靈芝免疫調節蛋白──靈芝中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小分子蛋白──局勢很可能全然不同。 ...
建立於 23 八月 2017
10. 台灣: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可有效抑制「抗藥性」肺腺癌
(2014年之前)
 2012年4月26日/中國醫藥大學/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文/吳亭瑤     「抗藥性」是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常會遇到的問題,這時通常會靠「換藥」來解決,但可能過一陣子,這個替補的藥物也會漸漸失靈。這個問題,靈芝也許有解決之道。 由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高銘欽指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養豪負責執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松杉靈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主要成分為三萜)與俗稱小紅莓(Doxorubicin的化療藥)併用,可以讓原本對小紅莓有抗藥性的類肺腺癌細胞株,變得不抗藥,而且體內、體外都有效果。 ...
建立於 16 五 2017
11. 〔高銘欽團隊2012研究成果〕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可有效抑制「抗藥性」肺腺癌
(中國醫藥大學 高銘欽教授)
 由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高銘欽指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養豪負責執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松杉靈芝子實體乙醇萃取物(主要成分為三萜)與俗稱小紅莓(Doxorubicin的化療藥)併用,可以讓原本對小紅莓有抗藥性的類肺腺癌細胞株,變得不抗藥,而且體內、體外都有效果。此研究成果發表於2012年《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建立於 16 五 2017
12. 台灣: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抑制大腸癌腫瘤生長&安全不傷身
(2014年之前)
2008年12月8日/中國醫藥大學、康寧大學等/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文/吳亭瑤   使用化療藥治療癌症,總得付出傷害正常細胞的代價,不過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高銘欽、康寧大學助理教授許世忠等在2008年共同發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的報告卻指出,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有可能跳脫化療藥的框架,安全地抗腫瘤。 ...
建立於 15 五 2017
13. 〔高銘欽團隊2008研究成果〕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抑制大腸癌腫瘤生長&安全不傷身
(中國醫藥大學 高銘欽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高銘欽、康寧大學助理教授許世忠等在2008年共同發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的報告指出,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可透過抑制大腸癌細胞增生,抑制腫瘤生長,而且不影響食用動物的器官功能與血液指標。比起化藥毒殺癌細胞,卻可能招致癌細胞反撲,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的作用,雖然作用溫和,但長期下來或許更有效,也更能兼顧生命品質。 文/吳亭瑤  ...
建立於 15 五 2017
14. 台灣:富含三萜的松杉靈芝醇萃取物,有效抑制HER2陽性卵巢癌
(2014年之前)
2013年4月7日/中國醫藥大學/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文/吳亭瑤   卵巢癌是現今所有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一個。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多半已經中晚期,提高了它的治療困難度。如果患者得到的卵巢癌,屬於増生速度快、轉移和侵襲性高的HER2陽性,那就更棘手了。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高銘欽的研究團隊,於2013年發表在《Evidence-Based ...
建立於 13 五 2017
15. 台灣:富含三萜類的松杉靈芝萃取物,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腫瘤挨餓長不大
(2014年之前)
2009年8月18日/中國醫藥大學、康寧大學等/Cancer Letters 文/吳亭瑤   「腫瘤血管新生」是腫瘤不斷長大的必需條件,這些從腫瘤生出的細微血管可以與附近的血管相連,進而從中獲取生長所需的養分。有些癌症病人怕吃太營養的食物卻肥了腫瘤,以致不敢攝取均衡營養,結果反而讓自己失去與癌症抗衡的力氣。其實,還有一招可以不用餓肚子,就能切斷腫瘤營養來源的方法,那就是靈芝。 ...
建立於 13 五 2017
16. 台灣:臨床實驗證明,靈芝可以抗氧化&保肝
(2017年)
2017年2月9日/中山醫學大學/Pharmaceutical Biology 文/吳亭瑤      日文版/請連結   身體健康的人,有沒有吃靈芝,有差嗎?或者換一個角度問,身體健康的人有需要吃靈芝嗎? 今年(2017)2月,由中山醫學大學王進崑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發表在《Pharmaceutical Biology》(製藥生物學期刊)的臨床研究報告,值得我們參考。 ...
建立於 05 三月 2017
17. 台灣:靈芝蛋白促使「抗藥性泌尿道上皮癌細胞」自噬死亡
(2014年之前)
2014年6月/中山醫學大學/Anticancer Research 文/吳亭瑤 ★敬請尊重著作權,歡迎以連結網址的方式友善分享,請註明作者、出處與圖片來源,並保留文章「從標題到參考文獻」的完整性,請勿將圖文移花接木、占為己有,或與商品、商業行為連結。   好發於六十歲以上男性的泌尿道上皮癌(膀胱癌的一種),目前標準的第一線治療藥是含有鉑金類的化療藥,一旦產生抗藥性,尚無標準的第二線化療藥可供使用,因此一旦癌症發生轉移,或對化療對產生抗藥性,想要治好它就比較困難了,存活率往往只有八至十四個月。 ...
建立於 05 十月 2016
18. 台灣:松杉靈芝減輕運動造成的「肝臟氧化損傷」
(2014年之前)
2013年1月29日/東海大學等/Molecules 文/吳亭瑤   2013年,由東海大學副教授的林万登、台北醫學大學楊素卿教授、國立體育大學黃啟彰助理教授等聯合發表在《Molecules(分子)》期刊的研究證實,松杉靈芝萃取物可以減輕衰竭運動導致的大鼠肝臟損傷。 這項動物實驗把大鼠隨機分為四組,其中三組連續三十天餵食低劑量(每天187.5 mg/kg,kg指的是大鼠的體重)、中劑量(低劑量的五倍)、高劑量(低劑量的十倍)的松杉靈芝子實體萃取物(主要成分為多醣和三萜),之後再讓所有大鼠在特製的跑歩機上跑歩,從慢速暖身逐漸加速,直到即使給予電擊也跑不動(衰竭)為止。 ...
建立於 16 三月 2016
19. 〔柯俊良團隊2015研究成果〕松杉靈芝免疫調節蛋白 減輕歐洲紫杉醇的化療副作用
(中山醫學大學 柯俊良教授)
歐洲紫杉醇是廣泛應用於肺癌治療的化療藥劑,有很多副作用。而根據中山醫學大學柯俊良等的研究證實,來自松杉靈芝(Ganoderma tsugae)的免疫調節蛋白FIP-gts與歐洲紫杉醇併用,可顯著減輕白血球低下、小腸黏摸受損、骨質流失、骨髓造血機能抑制等不良反應,甚至能提升治療效果,降低轉移風險。 文/吳亭瑤   製圖/吳亭瑤、侯婷譯     化療藥雖可殺死癌細胞,卻也會傷害正常細胞,引起白血球低下、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如何在化療過程中趨吉避凶,是現今醫療對於癌症治療努力的方向之一。 ...
建立於 31 一月 2016
20. 台灣:松杉靈芝蛋白FIP-gts 減輕歐洲紫杉醇的化療副作用
(2015年)
2015年9月15日/中山醫學大學/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文/吳亭瑤   製圖/吳亭瑤、侯婷譯   化療藥雖可殺死癌細胞,卻也會傷害正常細胞,引起白血球低下、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如何在化療過程中趨吉避凶,是現今醫療對於癌症治療努力的方向之一。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指出靈芝裡的多醣、三萜,可以在提高化療療效的同時,減輕化療的副作用;而今又有研究證明,靈芝裡的另一類活性成分──免疫調節蛋白,也有這個能耐。 ...
建立於 31 一月 2016
  • 最先
  • 前一頁
  • 1
  • 2
  • 下一個
  • 最後
Tweet
primi sui motori con e-max.it
回到頂端(Top)

COPYRIGHTS ©  Ganodermanews SINCE By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靈芝新聞網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內容作者享有其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Powered by 
ganodermanews.com